擁抱經濟新常態 “十三五”航空運輸如何發展
國際航線成為航空公司市場布局的重點
近年來,國內航空公司紛紛將國際航線作為市場布局的重點。2016年民航局公布的夏秋航季航班計劃顯示,2016年夏秋航季國內航空公司新辟國際航線達到60條,比2015年夏秋航季增加了37條。并且,這種趨勢一直持續到2016年冬春航季,根據民航局2016年冬春航季航班計劃,2016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空公司新辟國際航線增長至88條。除了國航、東航、南航和海航等大型航司以外,首都航空、奧凱航空和天津航空等這類中小型航企也紛紛參與到國際化的競爭中來。
國際航線的開辟之所以如此火熱,主要由于兩個方面原因的推動。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出境游市場實現了高速增長,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航空運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統計,2016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達1.22億人次,比2015年的1.17億人次增長4.3%,中國出境旅游花費達1098億美元,人均花費約900美元。雖然出境游人數只占旅游總人數的3%,但出境游消費占中國旅游花費的16%。另一方面,我國地方政府對于新辟國際航線,尤其是遠程洲際航線給予了相當高的經濟補貼,通常一條北美線或歐洲線的市場補貼可高達每年上億元人民幣。再加上近年來航空煤油價格一直處于低位徘徊,也讓國內航司對新辟國際航線更加有信心。
圖表1:2007-2016年國內居民出境游人數增長情況(單位:萬人次,%)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航空貨運借力“電商化”轉型
航空貨運是航空運輸行業新常態最顯著的領域。我國傳統航空貨運服務在GDP增速放緩、產業轉移和制造業升級等諸多因素的作用下增長乏力,2011-2012年貨郵運輸量甚至出現負增長。但近兩年受電子商務和自貿區快速發展的影響,跨境電商服務與航空快遞服務成為航空貨運業發展的新方向,許多國內傳統航空貨運公司借機向“電商化”轉型,開始進行戰略調整。與此同時,電商企業和快遞公司也將業務延伸到航空貨運領域:2015年9月,唯品會與奧凱航空、ATSG西部有限公司等宣布組建合資貨運航空公司;2016年9月,圓通貨運航空公司與陜西省交通廳、西部機場集團簽訂了共同組建中國西北國際貨運航空公司的合作協議,成為繼順豐后又一跨界航空貨運的快遞公司。
圖表2:國內傳統貨運航空公司"電商化"轉型策略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展望“十三五”航空運輸行業路在何方
2017年2月15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航空運輸將持續安全,航空服務網絡更加完善,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全面增強,行業治理能力明顯加強,運輸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高,創新能力更加突出,在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作用更加凸顯。
“十三五”時期,根據新常態下“一帶一路”與“自由貿易區建設”的發展戰略,我國航空運輸業國際化戰略布局將從基礎的航線開辟進階到對技術與規則的輸出,不斷提高中國航空運輸的國際話語權。
除此之外,航空運輸業商業與服務模式也將更加多元化。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為各個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航空運輸業也將不斷實現變革與創新。南航、海航、東航和國航都將對商業和運營模式的創新列入未來發展戰略中;而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這類低成本航空公司在龐大潛在需求的推動下,未來將呈現快速發展的態勢。
在環保方面,“十三五”期間,我國航空運輸業將繼續深入發展綠色飛行,建立健全行業節能減排標準體系,制定出臺綠色機場建設標準,建立行業節能減排監督和考核體系,出臺行業節能減排考核管理辦法,研究建立航空公司、機場等民航排放主體節能減排年度評價機制,聚焦行業節能減排重大專項,加強資金支持,完善節能減排項目管理。
最后,“十三五”時期,中國航空運輸業信息化程度將不斷提高,為行業監管、機場運行管理與航空公司經營管理方面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這類新興技術將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動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中國航空運輸行業的發展環境;第2章對中國航空運輸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競爭格局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各重點地區航空運輸行業的發展狀況進行了深入的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