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醫療健康大數據建設經驗借鑒
繼“互聯網+”上升為國家戰略和國務院印發了《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之后,政策紅利再次釋放,國務院于2016年10月25日正式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同時,為推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應用發展,國家衛生計生委公布確定福建省、江蘇省及福州、廈門、南京、常州為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與產業園建設國家試點工程第一批試點省市。醫療健康大數據建設成為當下熱點。
而我國醫療健康行業大數據發展道路仍在探索中,走在世界醫療健康大數據建設前列的美國或可為給我們提供新的思路。
美國醫療健康大數據政策
美國這一一貫走在世界前列的國家于大數據戰略得以推動的前提是充分開放的數據。美國是最早意識到這一點的國家,并于2010年通過頒布總統令等措施推動政府數據的公開,開始了包括醫療健康行業的大數據建設。
圖表1:2010-2015年美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發展相關政策匯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美國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規模
大數據的利用可以幫助醫療行業提高生產力、改進護理水平、增強競爭力、加快增長和創新。若大數據能被充分利用,臨床操作階段美國醫療健康開支一年就將減少165億美元;付款階段美國將有潛力創造每年500億美元的價值;研發階段美國每年將會創造1000億美元的價值。如此來看,巨大的經濟效益是美國公開大數據信息的重要考慮。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全球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美國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62億美元;2015年,美國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的市場規模達到102億美元,同比增長了近65%。綜合考慮健康醫療大數據近幾年發展以及未來的趨勢,預計到2021年,美國健康醫療大數據的市場規模有望接近1000億美元。
圖表2:2014-2021年美國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發展規模及預測(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美國大數據巨頭醫療健康行業布局情況
美國健康醫療大數據企業中St. Joseph是醫療數據分析先行者。早在2015年1月,St.Joseph醫療健康中心就成為了緬因州內第一個能夠對醫療信息網絡中實時數據進行處理的醫療機構。緬因州是最早實現州內醫院信息交互的州。其醫療信息交互平臺(HIE)連接了緬因州將近130萬居民,通過聯合州內絕大部分急救醫療中心以及376家供應商。這使得加入HIE的所有組織能夠提供和運用數據。
2015年EMC(易安信,美國一家信息存儲資訊科技公司)發起了一次關于醫療數據管理問題的投票,其中,81%的醫療高管認為其所管理的醫療機構不具備實時處理數據的能力。在參與投票的所有人當中,40%不能夠對數據處理這一問題實施有效解決方案,半數受訪者甚至完全不知道如何處理機構中的相關數據。
此外,美國大數據巨頭正在積極展開醫療健康行業大數據布局。Oracle開發了醫療供應商供應鏈分析軟件(Oracle Healthcare Provider Supply Chain Analytics)和企業醫療分析軟件(Oracle Enterprise Healthcare Analytics);IBM開發了醫療防欺詐與濫用管理系統(FAMS);SAS提供了JMP醫療數據挖掘分析軟件;Kronos開發了醫護勞動力管理信息系統。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