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設加速 我國智慧城市需求規模分析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未來城市將承載越來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國正處于城鎮化加速發展的時期,部分地區“城市病”問題日益嚴峻。為解決城市發展難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建設智慧城市已成為當今世界城市發展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
近年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各相關部委也相繼開展了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其中住建部3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共計277個,工信部信息消費試點104個,科技部和國標委聯合發布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個,發改委信息惠民試點80個,工信部與發改委共同開展的“寬帶中國”示范城市39個,國家地理信息測繪局示范城市9個,以上具體數據可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從目前,智慧城市建設正快速向二三線城市發展,地級以上城市中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已經超出60%,呈現遍地開花之勢。
2015年我國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和增速也進一步加快。以住建部試點為例,3批試點共將建設3600多個項目,總投資預算約為1.3萬億元,已投入資金1145億元。伴隨智慧城市建設的逐步推進和持續運營,智慧城市產業將對城市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和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等產生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可以說,智慧城市建設與智慧城市產業發展相輔相成,最終打造智慧城市產業鏈與生態圈,形成良性發展態勢。
一、智慧城市投資規模分析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了首批90個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名單。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節能減排等為目標的智慧城市建設在中國大力提倡推行“城鎮化”的背景下尤為引人注目。建設好智慧城市(區、鎮)是一項關系到我國國民經濟轉型、改變發展模式和做創新型國家的最重要的戰略之一,也是擴大國民經濟內需的最重要的拉動力量,而且這已成為共識。
目前我國正建設跨部門的智慧城市協調機制和監督考核機制,制定智慧城市的能力和成效評價體系,以加強智慧城市的指導和監督,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實效須經國家認可。
2013年以來,我國已經先后發布了三批智慧城市試點。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已經有超過500個城市在進行智慧城市試點,并均出臺了相應規劃,計劃投資規模超過萬億元。從實際效果看,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醫療、政務管理等領域取得了廣泛成果。
2016年是國家“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目前,住建部正在制定中的“十三五”規劃對智慧城市的投資總規模將逾5000億元。
圖表1:2011-2016年我國智慧城市投資規模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智慧城市需求分析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根據下面各個細分應用預測,總結智慧城市需求總體規模如下:
圖表2:2008-2021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注:2014-2021年數據為預測數據,以下不一一作說明。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智慧城市細分領域需求結構
中國智慧城市如此快速的增長,IT廠商在這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提供強大的信息手段。而且,IT廠商有責任深入了解和把握不同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設各個階段的需求,并以此為指導,提供因地制宜的幫助,這種幫助貫穿于智慧城市的規劃、設計、部署、運營的全生命周期中。
圖表3:智慧城市細分領域需求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