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結構行業發展現狀及市場推動因素分析
鋼結構發對一個國家發展建設至關重要。我國國民經濟顯著增長,國力明顯增強,鋼產量成為世界大國,在建筑中提出了要“積極、合理地用鋼”,從此甩掉了“限制用鋼”的束縛,鋼結構建筑在經濟發達地區逐漸增多。特別是2008年前后,在奧運會的推動下,出現了鋼結構建筑熱潮,強勁的市場需求,推動鋼結構建筑迅猛發展,建成了一大批鋼結構場館、機場、車站和高層建筑,其中,有的鋼結構建筑在制作安裝技術方面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如奧運會國家體育場等建筑。奧運會后,鋼結構建筑得到普及和持續發展,鋼結構廣泛應用到建筑、鐵路、橋梁和住宅等方面,各種規模的鋼結構企業數以萬計,世界先進的鋼結構加工設備基本齊全,如多頭多維鉆床、鋼管多維相貫線切割機、波紋板自動焊接機床等。并且現在數百家鋼結構企業的加工制作水平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如鋼結構制作特級和一級企業。
我國鋼鐵行業正是快速快速發展時期,年均增速超過20%,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之后維持10%左右的水平,但鋼結構行業仍然處于逐步發展階段,受需求低迷影響,目前鋼結構產量占粗鋼的比重5%。盡管我國的鋼材產量的世界第一,但我國在建筑領域的用鋼比例較國外發達國家存在著明顯差距,建筑鋼結構加工、制造所用的型材約占鋼材總量的6%,并且應用領域單一。相比美日等市場,建筑用鋼比例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6-2021年中國鋼結構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目前我國鋼結構市場增長點主要有四個方面:城鎮化推動下的國內建筑市場、軌道交通建設、倉儲和物流園的建設、能源建設工程。
圖表1:鋼結構市場增長推動因素匯總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城鎮化建設分析
目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設立步伐正在提速。已有26個國家明確表態愿意加入。這將為建設“一帶一路”提供便利的投融資支持。2014年11月8日即提出投資400億美金成立絲路基金。一帶一路覆蓋總人口約44億人,占全球人口比例約6成,經濟總量21萬億美金,占全球比重約三成。2015年1月20日即將在新疆將召開兩會,預計將審議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方案。新疆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的建設正進入落地階段。隨著政策逐步落地,我國建筑企業將逐步走出去,屆時將推動我國對外工程承包和成套設備出口。鋼結構作為對外工程承包的子領域,廣泛應用于橋梁、工業廠房、軌道交通、高層建筑等,毫無疑問將得到大力發展。
圖表2:新型城鎮化試點名單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軌道交通建設分析
目前,我國公路建設聚焦于中西部,橋梁建設用鋼顯著;鐵路建設發展正盛,發改委密集批復的鐵路項目將對用鋼需求產生刺激,其中大量代建的鐵路車站項目將使大跨度鋼結構建筑大放異彩;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正如火如荼的開展,未來幾年仍是城市交通建設的重點,地鐵和輕軌工程將繼續帶動鋼結構市場大發展;此外,通信、電力輸送鐵塔等鋼結構建設也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在軌交交通建設中,機場建設對大跨度鋼結構需求旺盛。《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規劃表明,到2020年,我國民航運輸機場總數將達到244個,新增機場97個(以2006年為基數),形成北方、華東、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區域機場群。2012年底,我國共183個民用運輸機場,其中樞紐、干線機場44個,支線機場139個。假設維持76%的支線機場比例不變,一個機場航站樓用鋼量平均為2萬噸,干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分別平均按2個航站和1.5個航站樓測算,到2020年61個代建設機場總共需投入鋼材78萬噸。
三、倉儲和物流園分析
目前,物流倉儲工程呈大幅增長趨勢,2013年以來倉儲工程在輕鋼工程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爆發性增長,商貿企業物流規模不斷擴大,京東、淘寶、當當、蘇寧等主要網上零售商均自建大型物流設施,一批規模較小的在線零售企業也提前布局自建物流倉儲。大型電子商務企業區域物流中心的選址一般以交通樞紐型的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為主,如“京東”的7個一級物流中心分別選址廣州、武漢、成都、上海、北京、沈陽和西安,“淘寶”的7大物流中心分別選址烏魯木齊、成都、廣州、上海、鄭州、北京和沈陽。
目前商貿交易和物流配送將以更快的速度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物流園區的建設進入高投入期。據《中國物流年鑒》提供的信息,國際、國內的投資商、開發商投資物流園區的積極性高漲。新品牌IDIGazeley旗下經營管理并持有的地產遍布北美、西歐和中國,面積達540萬平方米,另有630萬平方米的工業物流倉儲項目待開發。北京周邊區域電子商務發展如火如荼,天津、河北、遼寧、山東等地的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正在迅速發展。天津一區三港物流園區規劃169平方公里,共有10個物流園區。甘肅省今后幾年將投資建設100多個物流園區,總投資額在500億元以上。此外,食品、醫藥、化學品、鋼鐵、農副產品、冷藏食品、汽車等行業,都在各地區投資建設物流和交易平臺。鋼結構行業關注和期待這一新興市場。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