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發展歷程及前景分析
自從大疆科技無人機火爆,2014年起各路資本紛紛進入無人機領域,試圖分一杯羹。僅國內從事無人機行業的企事業單位就超過200家,在短短半年的時間里,無人機從藍海變成了紅海。
與此同時,無人機需求也將迅速增長,預計我國軍用和民用無人機將由2013年的6.2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億美元,需求總額將超過134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達15.57%,無人機未來發展前景向好。
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早期市場需求由軍用壟斷,慣性組建、控制系統技術不成熟,成本高。上世紀80年代初,西北工業大學D-4固定翼無人機為地圖測繪和地質勘探作了嘗試。
第二階段是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部分企業對無人機進行探索,市場開始向民用“滲透”,出現了低端民用小型無人機。1998年,南航在珠海航展中展出的“翔鳥”無人直升機,其用途就包含有森林火警探測和漁場巡邏。
第三階段就是當前的情況,即軍用需求飽滿的同時,民用領域遍地開花,只是尚未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預計未來部分軍工企業將涉足民用領域,憑借技術優勢占據部分市場,民營企業也將通過技術、市場、資質競爭優勝劣汰,發展出幾家骨干企業。
目前,我國民用無人機共有130余家研制單位和15000架使用量,民用無人機的種類也逐漸豐富,包括固定翼無人機、旋翼無人機、飛艇無人機等。而上述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高空、高速、中遠程、長航時、大載荷等軍用無人機技術逐漸向民用“滲透”的結果。
經過幾年的發展,當前無人機的應用范圍已涉及國土資源調查、環境監測、水情監測、救災等多個領域。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無人機僅民用市場大概有幾億元的量級。面對這一正在興起的市場,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也紛紛進駐民用無人機領域。
其中農林植保和電力能源巡檢這兩個領域在目前已表現出較為迫切的需求趨勢,且具備較為可觀的市場規模前景,而考慮到無人機現階段的技術已大可滿足,故預計供需的契合度較高。在其他相對小眾的民用領域方面,無人機憑借其優勢,預計也將會在消防救災、公安系統、國土測繪、氣象環保監測、包裹派送等方面一展身手。
無人機民用領域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無人機規模化民用剛起步,市場潛力巨大。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我國民用無人機需求總額將由2013年0.5億美元增至2022年2.8億美元,需求總額將達到14億美元,約占十年無人機需求總額的10.4%,十年復合增長21%。
但如何融入民航空域管理體系、適航取證等行業標準規章缺失、較高的消費門檻等問題是國內無人機民用領域成長的主要瓶頸,需加緊出臺相關行業標準,推動行業加快發展。隨著無人機頻譜制定和試航標準等多項規范逐步落地,無人機在低空領域的自主性將大大增強。在此影響下,民用無人機的市場前景會更加廣闊。
無人機行業未來發展有三大趨勢。首先是民用無人機領域增速將超過軍用領域,隨著對無人機應用價值認知程度的加深,無人機在遙感測繪、邊海防、森林防火、管道巡線、警務執法等方面的應用已開始起步,并呈現出迅猛發展之勢。據預測,全球民用無人機的市場需求將以年均近30%的速度快速遞增。
其次,無人機未來的發展,將持續降低制造成本、學習成本,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與進步,機體制造的成本費用將不斷降低,售價也將更加親民;同時無人機自主性能不斷提高,用戶學習成本下降,操作變得更加簡單易用。
最后,無人機企業將改變單一的經營模式,營收來源更加多元,減少企業風險,擴大營收規模;目前無人機仍是一個高風險、高損耗的行業,使用壽命較短,對操作人員有著專業性要求,因此在后期客戶維護中可以獲得常規性收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