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空間又獲1.35億融資 互聯網家裝不用“過冬”?
2015年以來,伴隨著大量創業企業的倒閉,尤其是涉及外賣、洗車、教育和旅游等領域的近千家O2O項目“集體死亡”,投資人也逐漸收緊錢袋,中國互聯網行業的“資本寒冬”悄然來臨。2015年上半年中國TMT行業投資總額達到155.6億美元,創下自2012年以來歷史最高。大量資本的涌入造成創業公司估值水漲船高,但當泡沫破裂時,VC的錢無法跟上,創業公司也就難以存活下去。然而在互聯網家裝領域,企業融資似乎都停不下來:僅今年上半年就有22家國內互聯網家裝企業拿到融資,而土巴兔和齊家網更是憑借過億美元融資大幅擴張。而因雷軍投資而一炮走紅的愛空間也在近日宣布完成1.35億元的B輪融資,加速其向全國擴張的步伐。
圖表1:中國互聯網家裝市場融資金額分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作為今年最具關注和爭議的互聯網裝修公司,愛空間對業內最大的貢獻是作為領頭羊教育了市場,普及了“互聯網裝修”的概念,其借勢投資人雷軍的“小米家裝”頭銜在早期吸引了巨大的關注,后期的699套餐+20天工期,其中699套餐推廣模式更是被業內大部分公司學習,甚至一些線下裝修公司也推出類似的套餐產品在網上推廣。同時,愛空間不選擇像土巴兔那樣做連接多方的平臺中介模式,而是著眼于線下對工人及工期管理的改善,將以往的包工頭變成了項目經理,組建了自有產業工人隊伍,通過“城市合伙人”和“客戶合伙人”計劃,從北京到全國實現了12城的擴張、積累了10萬+的粉絲客戶。愛空間的本輪融資也代表了投資人對企業發展模式的肯定和對互聯網家裝行業前景的看好。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 2016-2021年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2014年家裝行業總產值約1.5萬億元,十年間復合增長率為12.3%,增長勢頭迅猛,如果加上家具、電器、軟裝等泛家居領域,行業總產值將超過3億萬元的規模。但在龐大的市場背后,傳統裝修行業面臨信息不對稱不透明、服務鏈條過長、消費者服務體驗差以及個性化與標準化相矛盾等諸多痛點,伴隨著互聯網技術進步和人們裝修觀念的改變,各路資本的注入造就了市場的空前繁榮。作為家庭生活消費重要的“入口”的家裝市場,站在“互聯網+”的大風口,集體觸“網”,愛空間、齊家網、土巴兔等互聯網裝修公司如雨后春筍,2015年可謂中國互聯網家裝元年。
圖表2:中國互聯網家裝行業市場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伴隨著大量傳統家裝企業紛紛“觸網”,互聯網家裝的經營和發展模式也日益分化。單純做家居電商的平臺如美樂樂,知名的電商大平臺如天貓、京東,就像是缺少體驗的線上“賣場”,通過搜索引擎,消費者和需求方可以在平臺上有針對性地找到商品。而以模塊化提供家居配套,讓裝修更加省時省力為優勢,以尚品宅配、索菲亞為代表的定制大家居整合平臺也迅速發展。靚家居、實創家居等裝修O2O平臺則憑借對裝修的深刻理解,依靠大量穩定的客源成為整合平臺,立志作全方位服務提供商。而以對接裝修公司為主的平臺撮合模式則以齊家網、土巴兔以及土撥鼠等為代表。
一方面是傳統裝修建材公司紛紛搭建互聯網裝修網站或平臺,一方面是互聯網家裝公司加大線下布局,線下線下的融合的家裝O2O發展迅猛。愛空間確立了重度垂直的模式,土巴兔和齊家網則堅持做平臺,而傳統裝修公司的互聯網+模式仍在探索之中,還有如萬科、海爾以及搜房網等企業甚至跨界玩裝修。目前市場上的互聯網裝修公司都還在跑馬圈地,供應鏈管控和施工管理的難題仍然沒有解決,各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也沒有穩固地確立,未來一段時期資本的介入很可能進一步加強,互聯網家裝企業的融資環境還相對較好,但更關鍵在于今年冬天是否能耐得住寂寞,加強培訓苦練內功、優化運營管理模式、吸納傳統家裝人才,真正從市場中脫穎而出。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