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額750億e租寶攤上大事 P2P監管何去何從?
本月初,有媒體報道成交額超過750億元的網貸平臺e租寶受到深圳經偵調查的消息,據傳40余人被警方帶走。幾天之后,33歲的e租寶實際控制人、鈺誠集團董事長丁寧被警方控制。之后北京、上海、安徽、廣東等省市均開展了對e租寶及其母公司鈺誠集團的調查,已基本確定e租寶及關聯公司涉嫌非法集資。
e租寶是今年互聯網金融領域的一匹黑馬,隨著在央視、各級衛視以及地鐵高鐵等場所的大手筆廣告投入,其平臺上e租穩盈等6款產品投資額也呈現井噴式增長。2015年5月13日,e租寶累計成交總額突破 50億,之后其成交額更是驚人。截至被調查之前,其累計成交總額已突破 750 億,遠遠將老牌P2P平臺人人貸、拍拍貸、有利網等甩在了身后,僅次于陸金所和紅嶺創投等平臺。
圖表1:2015年中國P2P網貸交易規模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是在快速發展的同時,e租寶存在眾多問題:不同于很多平臺通過線上或新媒體進行獲客,e租寶的用戶大量來自線下代理渠道;e租寶方面曾宣傳,該平臺7月份和興業銀行簽署了資金存管協議,但卻遭到后者否認并未開展存管業務;e租寶平臺涉嫌自融資;平臺主要資產融資租賃債權的一般行業平均收益水平在8%左右,但給客戶的收益長期保持在9%-14之間,資產端收益難以覆蓋資金端成本,加上高額的人工、營銷等經營成本,平臺難以實現盈利。
圖表2:2015年11月中國P2P網貸平臺綜合收益率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雖然遭到許多人的質疑,但e租寶卻一直沒有遭到任何調查,甚至還有因其“規模龐大,涉及投資者眾多,政府不敢或不能動”的“大而不倒”的論調。但隨著這今年七月“一行三會”、網信辦、公安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P2P行業的"三無"狀態(無門檻、無標準、無監管)被終結,互聯網金融正式進入監管時代。很快,各地公安部門也掀起了對P2P平臺的專項行動,一方面堅決打擊涉嫌非法集資等違法行為的詐騙平臺,一方面也對各地P2P平臺的經營情況做深入調查了解,一些平臺員工在被調查之后也回到了工作崗位,平臺也得以繼續開展業務。
而作為成交額超過700多億,涉及幾十萬投資者的P2P平臺被調查,首先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在投資P2P的過程中,規模再大的平臺都不一定靠譜,資金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整個P2P行業發展還很不成熟。其次,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此次e租寶事件很可能會加速相關細則的推出。因為從監管的普適性角度出發,面向普通大眾的金融服務應該最先被最嚴苛地規范,否則類似的案例很可能再次發生,而用戶本就對P2P行業脆弱的信心也會喪失殆盡。
圖表3:2015年全國P2P網貸問題平臺數量統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P2P網貸行業分析報告》,截止2015年11月底,中國當前正常運營平臺數量達到2607家,環比上月增長4.3%,今年11月中國網貸交易市場規模達到1321.9億元,環比上月增長9.8%。面對蓬勃發展的P2P行業,監管過嚴會抑制創新積極性,也會催生新的監管套利行為,但監管過松又不利于防范好風險,適度、合理的監管很難把握,如何平衡好創新和規范仍是擺在監管層面前最大的難題。P2P行業的監管完善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需要公安、銀監會、地方政府等多部門的通力合作,更需要企業自身和行業協會等積極參與,從而實現更加智能化和常態化的有效管理,推動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良性發展。
圖表4:2015年中國正常運營的P2P網貸平臺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網絡借貸沙龍:銀行、支付機構、P2P平 |
網絡借貸平臺增速 互聯網金融市場前景分 |
網絡借貸行業市場分析 新常態或將加速行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