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即將出臺 我國體育產業將迎來“黃金十年”
2015年12月8日,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馮建中在國新辦的發布會中介紹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的貫徹實施情況。馮建中表示,體育總局已經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召開多次會議,組織開展工作調研,督促各地貫徹落實政策。目前,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也正在緊鑼密鼓的編制之中,后期還有23份配套文件正在制訂。
一、我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
根據全國第一次體育及相關產業專項調查數據及2009、2010兩年數據顯示,到“十一五”末,我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已由2006年的983億元增加到2220億元,增長126%;占GDP總量比重由2006年的0.46%增加到0.55%,增長20%;從業人員總數由2006年的256萬人增加到337萬人,增長32%。產業增加值以年平均22.6%的速度增長,遠高于同期全國經濟的總體增長水平。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2年全國體育及相關產業從業人員375.62萬人,實現增加值3135.95億元,占當年GDP的0.60%,按可比價比2011年增長14.44%。2013年中國體育產業的增加值為3575億元,占2013年GDP比重的6.3%左右,這表明目前我國正處于體育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昭示著未來中國體育產業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圖表1:2006年以來中國體育及相關產業規模及增長率趨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我國體育服務產業較為落后
國內鞋帽等體育用品制造及銷售占據體育產業主流地位,賽事、傳媒、服務等行業占比并不高,而歐美國家體育服務業占比達70%,與我國產業恰恰相反。總體來看,我國體育產業結構仍有發展空間,賽事運營、健身休閑及場館運營、體育彩票等行業發展不甚成熟,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圖表2:中美體育產業結構分析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體而言,中國體育產業中,體育用品體育產業的消費貢獻主體,同時體育競賽和大眾體育健身則是體育產業蓬勃發展的動力,體育彩票業是體育產業收入的一大助力,體育場館是推動中國體育競賽和傳媒業發展的載體,體育中介及體育傳媒等行業是體育產業的主要運營主體。此處,僅對體育產業各細分行業作簡要概述,詳細內容可見后面章節。
三、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將迎來黃金時期
圖表3:2015-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體來看,未來我國體育產業總體發展潛力良好,其主要發展將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以體育競技賽事為代表的競技體育產業發展,帶動體育場館、體育器材、體育俱樂部等行業相關發展,二是以全民健康體育為核心的大眾體育發展,將帶動體育服裝、體育器械、大眾健身等領域的發展。
另外,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恒大亞冠登頂 見證中國體育產業崛起 |
樂視體育成立50億創投基金 體育產業機 |
恒大淘寶上市成亞洲第一足球股 體育產業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