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獲諾獎帶火青蒿素 青蒿價格怎么還跌了
10月5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等三人因對瘧疾等寄生蟲病機理和治療領域的成果而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國人振奮。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在抗擊瘧疾上,青蒿藥物是目前抗擊瘧疾的最有效藥物,其發明帶動了國際抗瘧領域工作的新進展,為當前中國被國際承認的唯一創新藥物。此次屠呦呦獲得諾獎不僅再次肯定了中國在抗瘧市場上的成就與貢獻,更將國內青蒿素類產品推向了世界的目光。
圖表1:青蒿素上下游產業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全球公認全球公認治療瘧疾的首選藥物青蒿素,近半出自中國重慶市的酉陽縣,全球八成原料青蒿也產自當地。也有人預言世界青蒿之鄉將迎來市場的春天,不過現實卻恰恰相反。今年當地青蒿價格處于近年來的谷底,每公斤約5元,低于往年每公斤7至8元的收購價,更比10年前熱炒期少了17元。
曾經蜂擁而上,虧得血本無歸
2004年,世衛組織正式將青蒿素類抗瘧藥品列為首選指導用藥,青蒿行情一路看漲。從那一年起,部分人從中看到商機,選育優良品種大面積種植。2005年,青蒿收購價格平均每公斤達到22元,不少種植戶當年都成了暴發戶。2006年,全國青蒿種植面積30萬余畝,僅酉陽縣就有18萬畝。產能嚴重過剩,青蒿價格一路跳水,到2007年跌至每公斤3元。很多種植戶把2005年賺的錢都賠了進去,積壓的庫存沒人收購,不少人虧得血本無歸。
市場飽和,地位尷尬
目前全球青蒿素市場需求量約180至200噸,中國每年產量達到四五百噸,一年生產相當于全球兩年需求量,還不包括國外的青蒿素產量。今年青蒿素全國庫存統計約100噸,造成整個行業虧損,收購價格走低。青蒿價格主要還是靠市場推動,中國得了諾獎雖然是個好消息,但現在市場仍處于飽和狀態。
圖表2:青蒿素原料全球市場供過于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同時,在國際市場上,全球抗瘧藥公立采購市場至今仍然由瑞士諾華、法國賽諾菲等跨國公司占據,中國企業只能當原料提供商,為外企貼牌生產,或者付出高昂的營銷代價在私立市場取得一席之地。而全球抗瘧藥市場中,公立市場占70%,私立市場只占30%。中國藥企則更多只能扮演原料藥供應商的角色。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由于青蒿素原料和成藥銷售利潤比約為1:20,所以處于產品價值鏈低端的中國企業沒能在國際市場分到更多蛋糕。
圖表3:青蒿素原料、制劑、終端采購特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青蒿素概念股勿盲目炒作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屠呦呦獲得諾貝爾醫學獎,醫藥板塊及相關個股無疑將會直接受益,特別是具有青蒿素業務的上市公司的股票,迎來炒作良機,相關個股今日也大面積漲停。目前A股中有青蒿素業務的上市公司有復星醫藥、昆藥集團、華潤雙核、新和成、白云山以及浙江醫藥6家上市公司。
圖表4:上市公司青蒿素相關原料及品種批文統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屠呦呦因為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獎標志著國際上對于中國在青蒿素研究上的認可,這樣一來也能加大A股相關有青蒿素業務上市公司產品在國際上的認可度,從而有利于業績,但這些更多是利好長期,投資者可適當參與短期炒作,但需要注意風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