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國產化加速 IC產業掀起大浪潮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IC卡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截止2014年,我國IC產業國產化率(國內IC銷售額/(IC凈進口額+國內IC銷售額))不足25%。雖然過去5年,國產化率處于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但仍存在較大國產化替代空間。受益于信息安全上升為國家戰略以及各部委國產化替代進程的加速,IC產業國產化替代進程有望加速。
圖1:IC凈進口額及國產化率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我國信息化進程的深入,IC卡類產品在各行業的應用日益廣泛,我國IC卡行業以及相關配套產業也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目前,國內IC卡企業逐漸掌握了相關核心技術,無論是芯片設計、制造和測試、模塊封裝、卡基生產、卡片印刷,還是智能卡嵌入式操作系統(COS)和應用軟件開發,以及相關廢料回收,技術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都大幅提升,基本能夠滿足市場的各類差異性需求,IC卡行業的整體競爭力不斷提高。
未來,金融IC卡推廣將給包括平臺建設、技術升級、后臺處理等在內的金融IC卡全產業鏈提供4000億元的市場容量。可以預期,金融IC卡的發卡數量將出現井噴,這對多年來在這個領域內深耕的國產芯片廠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遇。盡管目前國內銀行采購的金融IC卡芯片基本來自進口,但基于金融安全和使用進口金融IC卡芯片成本較高等原因,央行明確表示未來國內發行的銀行IC卡統一采用國內廠商的芯片。據了解,目前,國內多家芯片廠商已經積極布局了相關產品線。
數據顯示,截止2015Q1,總的發卡量已達到50億。在金融IC卡方面,截止2014年,金融IC卡總的發卡量已達12億張。2014年新增發卡量中,金融IC卡占到了87%。
圖表2:金融IC卡發卡量占總發卡量比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此外,過去幾年居民健康卡推進較為緩慢。居民健康卡在實際推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障礙。首先,2013年開始衛生、計生兩大機構全國各層級的合并持續了一年多,到2014年底,才正式完成。機構的改革對居民健康卡的推進工作有所阻礙。其次,居民健康卡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市、區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而推行主體是醫院。由于從上至下傳導鏈條過長,缺乏積極的指導、監督,健康卡的采用將減少億元醫療檢查的盈利等原因,導致最后推進過程非常緩慢。
目前障礙逐步解除,居民健康卡有望開始放量。衛生計生委2014年底完成合并工作,全國各地的居民健康卡推進工作開始落地,全國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根據民革中央的調研數據,截止2015年初,我國已有近20個省市為近3000萬居民發放了全國通用、擁有健康與金融功能的居民健康卡。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明年逐步停發磁條卡 政策利好促金融IC |
2014年中國十大IC卡制卡企業排名 |
北京南京新增金融IC卡試點 2014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