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加快融資租賃行業發展 支持實體經濟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8月2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快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行業發展的措施,更好服務實體經濟。
會議確定,一是厲行簡政放權,對融資租賃公司設立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對船舶、農機、醫療器械、飛機等設備融資租賃簡化相關登記許可或進出口手續。在經營資質認定上同等對待租賃方式購入和自行購買的設備。二是突出結構調整,加快發展高端核心裝備進口、清潔能源、社會民生等領域的租賃業務,支持設立面向小微企業、“三農”的租賃公司。鼓勵通過租賃推動裝備走出去和國際產能合作。三是創新業務模式,用好“互聯網+”,堅持融資與融物結合,建立租賃物與二手設備流通市場,發展售后回租業務。四是加大政策支持,鼓勵各地通過獎勵、風險補償等方式,引導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同時,有關部門要協調配合,加強風險管理。
盡管我國融資租賃行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在2007-2014年,我國融資租賃業務總量由2007年240億元增至2014年的32000億元,增長了133倍,年均增速達到了101.17%。近年來,盡管增速有所放緩,但是我國融資租賃市場規模依然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我國融資租賃市場的快速發展也為外資租賃企業提供了進入中國市場發展的機遇。
圖表1:2007-2014年中國融資租賃行業市場規模變化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融資租賃業尚在不斷成長中,還存在營改增后行業整體稅負加重、缺乏專門立法管理等問題,但此次支持政策的出臺將為融資租賃行業發展保駕護航。
圖表2:中國融資租賃行業挑戰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幾年來,我國融資租賃業的市場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已經從非常態的發展階段開始回歸專業軌道,促進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也日益顯現。融資租賃產品獨具“融資+融物”優勢,以“資產信用”為基礎,能有效地控制資金走向,直接服務于實體經濟。
基于這一特點,融資租賃在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推動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升級、促進企業產品銷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從宏觀層面來說,融資租賃業在平衡國際貿易、支持“中國制造”走向世界等方面也日益顯現出積極意義。未來融資租賃行業在中國經濟中的分量將越來越大,而在隨著中國實體經濟的日益強大,融資租賃行業也將成為服務業的主流業態。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快速卻不健康的融資租賃行業 |
青島融資租賃行業發展前景看好 |
融資租賃將迎來新一輪政策紅利釋放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