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提速 萬億市場開啟投資盛宴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給水、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公共隧道,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形象地說,就是將現在直埋在地下的各種市政管線統一安放到一個共同的“房子”里,維修和管護轉入地下,管線得到更安全的保護。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不僅可以逐步消除“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問題,用好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滿足民生之需,還能帶動有效投資、增加公共產品供給,提升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打造經濟發展新動力。
圖表1:我國已建成的城市地下綜合管廊統計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政策大力支持
根據國務院2014年6月發布的《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計劃,決定在36個大中城市開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探索投融資、建設維護、定價收費、運營管理等模式,提高綜合管廊建設管理水平。通過試點示范效應,帶動具備條件的城市結合新區建設、舊城改造、道路新(改、擴)建,在重要地段和管線密集區建設綜合管廊。要加快城市建設投融資體制改革,分清政府與企業邊界,確需政府舉債的,應通過發行政府一般債券或專項債券融資。開展城市基礎設施和綜合管廊建設等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機制(PPP)試點。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和綜合管廊建設的企業,可以探索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項目收益債券等市場化方式融資。
2015年7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在城市建造用于集中敷設電力、通信、廣電、給排水、熱力、燃氣等市政管線的地下綜合管廊,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民生工程;在全國開展一批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示范,在探索取得經驗的基礎上,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要結合舊城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等統籌安排管廊建設。創新投融資機制,在加大財政投入的同時,通過特許經營、投資補貼、貸款貼息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廊建設和運營管理。
建設熱潮興起
2015年,住建部和財政部確定了在沈陽、哈爾濱等10個城市試點,計劃3年內建設地下綜合管廊389公里,今年將開工190公里,總投資351億元。其中,中央政府投資102億元,地方政府投入56億元,拉動社會投資約193億元。目前全國共有69個城市在建的地下綜合管廊,約1000公里,總投資約880億元。吉林省在全省范圍開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2015至2018年計劃建設100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總投資約1000億元,今年計劃開工建設148公里。重慶市江南新城的地下管廊規劃全長82.8公里,總投資約74億元。海口市編制完成的示范項目總長44.68公里,總投資約36.1億元,計劃3年建成。長沙市也規劃至2017年,將在試點區域內建設總長度63.3公里的綜合管廊,總投資約34.66億元。
萬億市場空間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城市地下管線探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城市僅供水、排水、燃氣、供熱4類市政地下管線長度已超過148萬公里。如果按照綜合管廊的設計模式,將這幾種管道設計為一體,建設管廊長度約為37萬公里左右,在不計算拆遷等成本的情況下,所需資金就將近4萬億元。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市場空間巨大,假設地下綜合管廊每公里投資5500萬元(根據長沙市規劃),以包頭市為例,包頭市規劃未來建設100公里的地下管廊,假設全國334個地級行政區平均地下管廊里程都能達到100公里,則總投資將達到1.8萬億元。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2014年中國十大城市地下管線探測工程 |
深圳暴雨變水城 折射出中國城市地下管網 |
城市燃氣工程技術應用規模擴大 行業發展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