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二手車交易市場模式單一 多元化發展是必然趨勢
相比發達國家成熟的二手車市場,我國二手車市場發展時間較短,行業規范不完善,結構單一,從業人員素質普遍偏低,消費者對購買二手車往往心存疑慮。一直以來,中國二手車僅停留在集貿市場“擺地攤”式的交易階段,而黃牛制度的不規范性、交易渠道的不透明性及買賣雙方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私下流轉中加價出售嚴重。二手車行業魚龍混雜,企業實力也不一,沒有形成有序競爭,整個水平、層次都比較低。
另外,我國的二手車市場功能單一,僅僅是辦理過戶的場所,缺乏必要的服務功能、服務設施和服務手段,有的幾乎沒有任何售后服務。而且,售后服務不健全成為二手車交易中最大的陷阱,造成二手車的交易無任何保證,消費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行業誠信缺乏有效的監督,形成同一地域多家舊車市場之間的惡性競爭,相互壓價現象十分嚴重,不利于二手車市場的整體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二手汽車電商行業商業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0-2014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逐年增長,但2009-2013年二手車市場交易量增長率呈下降趨勢,一方面是由于我國二手車市場交易風險較高;另一方面是由于我國消費者對于購買新的偏好大于二手車交易。2014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量達到605.39萬輛,同比增長16.35%。
圖表1:2000-2014年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數量分析(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000-2014年,我國二手車交易額保持逐年增長,二手車交易總額與二手車交易數量基本保持相同走勢,但2010-2013年,二者走勢相反,二手車交易總額呈上升趨勢。2014年,二手車交易額約為3675.65億元,同比增長26.03%。
圖表2:2000-2014年中國二手車市場交易總額趨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二手車市場的經營模式和交易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二手車市場的發展程度。國外的二手車企業在其相關行業組織的引導下,已經形成了品牌專賣、大型超市、連鎖經營、舊車專營、舊車拍賣等并存的多元化經營模式,其交易模式有直接銷售、代銷、租賃(實物和融資)、拍賣、置換等多樣化形式,為消費者營造了良好的二手車購置環境。
中國二手車市場從20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1998年以前,二手車市場交易以車販子倒車為主要方式,基本上沒有正規的二手車經銷商;1998年,國家貿易部發布《舊機動車交易管理辦法》,2005年10月再次發布更加規范的《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中國二手車市場開始向規范化發展的道路邁進。
近年來,品牌專賣、大型超市、連鎖經營等經營模式,二手車經紀公司、二手車拍賣、二手車置換、二手車租賃業務等交易模式先后在市場上出現,但這些外部條件的變化,并沒有改變我國二手車市場長期以來形成的以有型交易市場為主體的流通特征。
但是,從資本市場的反應來看,二手車拍賣、置換,特別是建立在電子商務基礎上的拍賣、置換模式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捧。多元化的發展模式,是我國二手車市場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二手汽車市場分析 二手車衍生業務受重視 |
2014年二手汽車市場行業發展趨勢 |
2014年中國十大二手汽車市場重點企業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