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分羹圖書出版業 奢侈品成為紙質圖書發展趨勢
2011年4月20日,新聞出版總署公布了《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新聞出版業“十二五”時期發展規劃》明確提出,到“十二五”期末,使國民綜合閱讀率達到80%,實現人均年擁有圖書5.80冊、期刊3.10冊,每千人擁有日報達到100份,人均書報刊用紙量達到240印張,千人擁有出版物發行網點數0.13個,版權登記數量70萬件。
在經濟總量方面,根據規劃,“十二五”時期新聞出版產業增長速度達到19.20%,到“十二五”期末實現全行業總產出2.94萬億元,實現增加值8440億元;在產品規模方面,到“十二五”期末,年圖書出版總印數達到79.20億冊(張),報紙出版總印數達到552.30億份,期刊出版總印數達到42.20億冊。出版物實物出口數量超過1150萬冊(份、盒、張),版權輸出品種數達到7000種。此外,規劃還明確提出,“十二五”時期,科技投入在行業增加值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單位能源消耗逐年降低,綠色印刷企業在全部印刷企業數量中所占比重超過30%。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傳媒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9-2013年,我國圖書出版行業出版社規模保持平穩發展的趨勢,出版社總數基本維持在580家左右,反映行業發展較為穩定。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共有出版社582家(包括副牌社33家),其中中央級出版社221家(包括副牌社13家),地方出版社361家(包括副牌社20家)。
圖表1:2005-2013年圖書出版行業出版社規模(單位:家)
資料來源:新聞出版總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下數據顯示,2009-2013年,我國圖書出版行業銷售收入不斷增加,增長速度總體趨勢下降。2011年,我國圖書出版銷售收入為664.4億元,同比增長23.52%,為近年來最大值;2012年,我國圖書出版行業銷售收入為723.5億元,同比增長8.90%;2013年,我國圖書出版行業利潤總額為770.8億元,同比增長6.54%。
圖表2:2009-2013年我國圖書出版行業銷售收入規模(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截至2013年年底,全國共有出版社582家(包括副牌社33家),其中中央級出版社221家(包括副牌社13家),地方出版社361家(包括副牌社20家)。
集團化使得產業競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一些出版業相對發達的省份,以及那些集團建設和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省份,由于出版集團對資源的高度集中、整合和高效運作,極大地推進了出版業的發展,出版資源也不斷地向這些區域積聚,加速了出版產業發展的不均衡。除北京、上海兩大出版中心外,一些區域已經形成了新的出版中心,如江蘇、湖南、廣東等地,已經成為重要的區域性出版中心。
近年來,互聯網和智能終端的快速發展,傳統圖書出版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電子書憑借著自身的優勢不斷蠶食傳統出版業的市場,前瞻分析認為,未來圖書出版行業的發展將呈現兩種趨勢:一是電子圖書與傳統圖書并融;二是圖書成為奢侈品是趨勢。
電子圖書與傳統圖書并融
電子圖書是通過電子裝置閱讀印刷發行的圖書,電子裝置包括電腦、手機和專用終端。其中,電腦下載閱讀電子書固然有屏幕大的優勢,但畢竟人要坐在電腦旁,要專門安排讀書時間噴墨印刷,相對不太方便,因而電腦電子書市場發展不快;因為顯示屏太小,手機并非最好的電子書終端,但是由于可隨時隨地上網,可隨時隨地閱讀電子書,因而成為最受歡迎電子書閱讀工具,特別是已經普及的第三代手機,可大量下載圖像,更是加快了手機電子書流行趨勢。
電子圖書作為新興的一種產品存在一定的優勢,但在近幾年內電子圖書還不能真正的代替傳統圖書,成為紙質圖書的完全替代品。電子書和傳統印刷書籍各自的優缺點,決定了不可能出現兩者之間獨霸市場的現象。未來傳統印刷市場的縮水之勢不可避免。但傳統的印刷方式并不會消失,傳統圖書與電子圖書并融之勢將成為未來圖書市場發展主色調。
圖書成為奢侈品是趨勢
在近年來的圖書市場上,精裝版、限量版已經漸漸成為一種潮流,稍有影響力的作品出版時,一般都要有精裝和平裝兩個版本,而少兒圖書更是精裝成風。同時,隨著電子閱讀時代的來臨,紙質書的數量將在未來幾年內大幅減少。將來的紙質讀物可能只剩下少兒圖書、藝術類圖書和一些經典作品。圖書將成為具有很強收藏價值的藝術品,越來越注重裝幀設計和工藝質量,在定價上也將會越來越高。如此看來,圖書成為奢侈品將成為圖書出版市場未來的另一發展趨勢。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謝霆鋒1.2億入主漢傳媒 將在電影行業 |
《爸爸去哪兒》票房10億 光線傳媒獲利 |
移動傳媒——公交車身廣告性價比高 |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隨著傳媒產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傳媒企業資本運作日趨頻繁,渠道擴張日益加速,國內優秀的傳媒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