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合作達能 圖謀獲取乳制品市場份額第一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蒙牛合作達能 圖謀獲取乳制品市場份額第 |
94個洋品牌奶粉獲準進中國 乳制品行業 |
我國乳制品行業市場將迎來轉型期反彈 |
10月30日,蒙牛、雅士利、達能聯合簽署了一份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達能將參與雅士利國際的定向增發,增發價格為每股3.7港元。如交易成功,達能將以25%的股份成為雅士利第二大股東;交易完成后,蒙牛仍持股51%,為雅士利的控股股東。此次三者的合作無疑有利于加強蒙牛與達能的合作,進一步推動蒙牛向伊利的領先地位挑戰。
無獨有偶,30號伊利與湖南衛視的熱門節目《爸爸去哪兒3》簽署了合作關系,伊利以5億元的費用獲得了節目的獨家冠名權。隨著年底乳制品旺季的到來,行業領先企業伊利和蒙牛之間的大戰也漸入高潮。
近幾年,我國乳制品企業之間“大戰”頻繁,市場的“熱鬧”是伴隨著我國乳制品市場快速發展而興起的。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7-2013年,我國乳制品產量呈逐年增長趨勢,2008年后,乳制品產量受到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增速有所下滑。2013年,我國乳制品產量達到2698.0萬噸,但增速較上年下滑至6.01%。
圖表1:2007-2013年我國乳制品產量及同比增速(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然而增速的減緩,并不意味著市場的不景氣。根據伊利與蒙牛公布的2014年前三季度的財報數據顯示,伊利前三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到35.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1.44%;而蒙牛2014年上半年的凈利潤也高達10.5億元,同比增幅也達到39.9%。從二者的數據來看,我國乳制品市場增長空間依然巨大。而且國家在2013年推出了乳制品行業兼并重組的計劃,這將成為行業發展面臨的最重要機遇。若企業發展策略適當,很有機會在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獲得市場的領先地位。
乳制品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乳制品市場規模為2530.63億元(不包括嬰幼兒配方乳粉),其中伊利以21.7%的市場份額居全國首位,蒙牛以18.8%的成績緊隨其后,中國乳業兩巨頭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拉大。位列第三名到第十名的分別是:娃哈哈9.6%、光明6.9%、旺旺5.4%、三元2.1%、完達山1.9%、佳寶1.6%、輝山1.3%、新希望1.3%。前十名合計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6%。
圖表2:2013年我國乳制品行業主要企業市場占有率分析(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顯然從2013年的數據來看,蒙牛和伊利之間的市場份額差距在擴大。而對比2014年上半年二者之間的營收和凈利潤來看,二者之間的差距也在擴大。作為我國乳制品行業的雙寡頭,蒙牛顯然不希望被伊利進一步拉大距離。蒙牛此次合作達能就是期望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同時進一步挑戰伊利的領先地位,以期超過伊利,成為中國乳制品行業的領頭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