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麥當勞食品問題不斷 洋快餐在我國遭冷淡
據悉,麥當勞在美國當地時間10月21日發布其2014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麥當勞在亞太地區營運收入同比下降55%,可比銷售收入下降9.9%。而其好伙伴間競爭對手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集團的第三季度的成績也不甚理想,其財報顯示百勝集團在中國的銷售額下滑14%,營運利潤同比下降40%。
無獨有偶,麥當勞在俄羅斯也慘遭打擊,2014年10月,麥當勞在俄羅斯遭遇衛生或財務方面的調查,10月20日,麥當勞官方對外披露,根據俄羅斯聯邦消費部門規定,目前麥當勞在莫斯科、伏爾加格勒、索契等地區有9家門店被暫時關閉。而當地法院做出裁決要求這些門店暫時關閉時間繼續延長。
圖表:食品安全監測相關法律法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麥當勞和肯德基本是我國覆蓋面最廣、消費者最多的快餐品牌。但是由于近年來,這包括這兩大品牌的洋快餐食品問題層出不疊,導致其在中國遭遇冷淡。例如2012年11月23日肯德基的原料雞45天速成事件,2014年2月肯德基的轉基豆漿事件,2014年4月29日"麥當勞的使用轉基因雞飼料喂養肉雞"事件以及今年7月份的"福喜"事件。尤其是以最近的福喜事件為最,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是美國美國福喜集團的分公司,據調查,該公司無視雞肉等產品的保質期,將大量過期的雞肉、雞皮等原料重新返工,經過絞碎、裹粉和油炸等工藝后,制成麥樂雞等產品重新出售。同時,該企業還將霉變、發綠、過期7個多月的牛肉再切片使用。洋快餐的食品問題頻頻被曝,這遭到了中國消費者的"信任危機",自"福喜"事件爆發后,以肯德基和麥當勞為首的快餐店消費者數量銳減,消費者對其食品安全的警惕性提高。
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問題,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和社會和諧穩定。因此近年來,政府部門對食品安全管理重視力度不斷加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6月,我國政府連續出臺了兩項食品安全法規,并由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了一次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的工作會議,這種高頻次、高密度的出臺食品安全法規的行業,也足以說明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筆者認為,在法律的嚴密監控和社會輿論的監督的雙重作用下,國內食品問題將會得到有效緩解。
近年來我國本土餐飲業的飛速發展,2013年,我國食品制造業累計完成工業生產總值18319億元,占2013年全國GDP總量的3.22%;全國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7531家,從業人員190萬人,國內餐飲業的崛起使得國內外餐飲業形成了激烈的市場競爭狀況。
相關推薦 |
“福喜”再降食品安全底線 食品安全檢測 |
福喜之過 食品安全檢測之殤 |
麥當勞肯德基供應商被爆使用過期劣質肉 |
《食品安全法修訂案》獲通過 食品安全檢 |
從崔永元赴美打假“打假斗士”方舟子反省 |
FDA再出新規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不妨借 |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