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假日辦撤銷 國民旅游從黃金周向帶薪休假轉變
9月9日,國務院向國家旅游局下發批復,同意建立由國務院領導牽頭負責的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撤銷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其全部職能并入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撤消后,一度負責法定節假日假期安排的“全國假日辦”也隨之撤銷。
1999年,為振興假日經濟、加快旅游產業發展,我國開始采用“黃金周”的休假方式。此后,法定假期的數量逐漸增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旅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2007年12月,國務院將國家法定節假日進行調整,新方案出臺后,每年形成2個集中休假高峰——春節(7天)、國慶(7天)以及4個集中休假的小高峰——清明(3天)、五一(3天)、端午(3天)、中秋(3天),出現了法定節假日與周末連休3天的小長假、黃金周和個人帶薪休假并存的新局面。
圖表1:2014年中國法定節假日安排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新組建的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由分管旅游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擔任召集人,副召集人由國務院副秘書長畢井泉等5人“團隊組成”,上升到了國務院領導層面。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職能包括:對全國旅游工作進行宏觀指導;提出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協調解決旅游業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等五大項。
前瞻認為,“全國假日辦”的撤銷,意味著“黃金周”、“小長假”的集中休假方式將逐漸轉向更為靈活、自由的“帶薪休假”。
入境游客主要為帶薪休假時間長的港澳臺同胞
從2013年中國入境旅游客源結構來看,在中國入境旅游者中,港澳臺同胞占絕大部分的比重,其次是外國人,華僑所占比例較低。同時,經濟發達國家是中國較有潛力的入境旅游客源國。這些地區居民收入高,法定帶薪休假時間長,出境旅游者多,消費水平也高。
圖表2:2013年中國入境旅游客源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年假是受訪者最理想的出境游時間點
再從國內游客計劃出游時間來看,環球網的一項調查顯示,受訪者在計劃利用哪些假期進行境外旅行時,“年假”的提及率最高,達46.3%,遠遠高于其他假期。“春節黃金周、十一黃金周”的提及率第二,為31.8%。“寒暑假”的提及率也接近三成(28.8%)。20.3%的受訪者計劃在“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出境旅游。此外,分別有4.6%和3.1%的受訪者分別計劃利用“元旦”和“圣誕”假期出境旅游。
圖表3:2013年計劃利用哪些假期進行境外旅行(單位:%)
資源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由此可見,包括年假在內的帶薪假期已經成為中國游客出游時間安排的最佳選擇。此外,2013年2月公布的《國民旅游休閑綱要(2013-2020年)》也提出了“2020年基本落實帶薪休假制度”的目標。因此,國務院旅游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的建立,是國家愈加重視旅游市場的運營管理、順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體現,也是為了實現“2020年基本落實帶薪休假制度”這一目標而進行的重大舉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