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鼓勵發展職業聯盟 體育產業有望駛入快車道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2015年體育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
廣闊的體育產業或許是藍海一片 |
體育產業已成為我國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
9月2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大眾健身,指出要推進職業體育改革,鼓勵發展職業聯盟。此外,該會議上還提出,未來將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商業性體育賽事審批限制,包括放寬體育賽事轉播權限制,最大限度為企業“松綁”。針對該會議提出的發展方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是體育產業發展的一大利好消息,有利于中國職業體育的發展,從而促進整個體育產業的進步。
隨著國家經濟水平和體育產業的蓬勃發展,職業體育競賽業也不斷繁榮起來。目前中國職業賽事及其相關產業的市場整體框架已經基本成形,包括不斷成熟的各級職業聯賽、市場化運作的職業俱樂部、流動的教練員和運動員人才市場、相對穩定的門票收入與贊助群體、穩步發展的電視轉播權市場等。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體育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足球、籃球、乒乓球等職業聯賽構成了當前中國職業體育競賽業的主體格局。職業賽事的管理體制也正在不斷地完善。中國職業聯賽是由各個項目的協會負責組織與管理,隸屬國家體育總局的直接領導,國家體育總局和各協會負責全面開發各項職業賽事運動。
職業體育俱樂部管理模式
下文以中超、CBA、乒超聯賽為例,從賽事管理模式和賽事市場運營兩個方面介紹中國職業體育俱樂部的管理模式。
足球俱樂部管理模式
目前,國內參與職業足球賽事(包括中超聯賽、中甲聯賽)的球隊中,除個別球隊外,大多數都已注冊成立俱樂部有限責任公司或俱樂部股份有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目前,中國的社會經濟環境、足球發展環境為足球俱樂部實行股份制提供了良好的物質條件基礎,而職業足球俱樂部體制的正規化、市場化也將進一步促進中國足球的產業化發展。
籃球俱樂部管理模式
參與CBA聯賽的各職業籃球俱樂部所有權有政企結合、企業獨資兩種形式。政企結合的所有權是各地方體育局(部隊)與企業共同所有,第二種就是企業獨自享有所有權。由于多數俱樂部是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事業單位演變而來,目前中國的大多數職業籃球俱樂部都是各地方體育局(部隊)和企業聯合舉辦的。由于這種獨特的所有權構成,職業籃球俱樂部在經營過程中的權力分配也出現了一些不均衡。
乒乓球俱樂部管理模式
本質上來看,目前國內的乒乓球俱樂部還不具備職業性。乒乓球俱樂部與省市隊并存的“雙軌制”包括:政府與企業在經費上雙投入;運動員分別以省市隊或俱樂部的雙重身份參加全國錦標賽、乒協杯賽與俱樂部賽;運動員、教練員既屬于省市體委,又是俱樂部一員的雙重身份;俱樂部既是專業性質的社會團體,又可以是經濟型實體的雙重性質。
職業體育俱樂部收入來源
職業體育俱樂部收入來源主要有門票、廣告贊助、電視轉播費和其他收入,目前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收入來源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異。從下圖可以看出,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借助媒體造勢或利用轉播來獲取利潤的比例較小。
圖表1:我國職業體育俱樂部收入來源與國外對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分析認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的取消一些不必要的商業性體育賽事審批限制,包括放寬體育賽事轉播權限制,將有利于提高職業聯賽所有參與單位“服務媒體”的意識,擴大職業體育賽事在社會中的影響,提高聯賽品牌的知名度,同時增加體育賽事通過電視轉播權的轉讓而獲得的經濟效益,拓寬職業體育俱樂部的收入渠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