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放邊境審批政策出臺 旅行社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春天
最近幾年,隨著休假制度的改革、大眾旅游的興起,國人對旅游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全國旅行社的數量持續增加。同時,除去2003年、2005年、2008年等特殊年份,全國旅行社旅游業務營業收入的也一直處于增長狀態。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旅游業作為經濟體系中率先復蘇的產業之一,為拉動消費、促進經濟較快恢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旅行社數量逐年增加 行業營收規模保持增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旅行社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旅行社總數達到26054家,同比增長4.45%。2010年以來,旅行社行業營業收入增速持續加快。2012年,旅行社行業的營業收入為3374.75億元,增長率為17.51%。2013年,旅行社行業的營業收入為3599.14億元,同比增長率有所減緩,為6.65%。
圖表1:2007-2013年旅行社數量規模及增長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圖表2:2007-2013年中國旅行社行業營業收入及增長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行業利潤微薄 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前瞻網旅行社行業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旅行社實現營業收入3599.14億元,同比增長6.65%;營業成本3434.29億元,同比增長9.32%;營業利潤25.43億元,同比增長3.47%;利潤總額32.72億元,同比增長5.01%;營業稅金及附加14.92億元,同比增長1.42%;所得稅7.45億元,同比增長3.93%。
2013年,全國旅行社實現旅游業務營業收入3189.45億元,同比增長2.99%;旅游業務利潤為162.28億元,同比增長9.44%;旅游業務毛利率為5.09%,同比增長0.30%。
圖表3:2006-2013年中國旅行社行業各旅游業務毛利率對比(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國內游收入占比最大 出境游收入占比呈上升趨勢
從中國旅行社收入結構來看,入境游占旅行社收入比重最小;國內游收入占比長期保持在55%以上,是旅行社收入增長的主要動力;出境游收入比例整體上呈上升趨勢。
圖表4:2006-2013年中國旅行社收入結構(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014年8月,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取消邊境旅游項目審批,將旅行社經營邊境游資格審批和外商投資旅行社業務許可下放至省級旅游部門。下放邊境審批政策的出臺,為旅行社發展出境游業務提供了新的市場機遇,可以預見未來出境游收入在旅行社收入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將持續加大。
另一方面,技術的進步、大眾消費模式的變遷、新業態的逐漸成熟,讓本來集中度低、同質性強、競爭力弱的傳統旅行社發展空間受到進一步的擠壓。因此,旅行社應明確自身的市場定位,創新旅游產品結構,增加新型服務項目,堅持與時俱進,增強電子商務功能,走融合發展之路。
增加新型服務項目
不斷創新旅游產品結構。散客已成為旅游市場的主角,成為旅游市場最大的一塊蛋糕,旅行社應結合散客時代的新形勢要求,創新意識,改變傳統服務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優勢,根據游客的需求,提供觀光游、度假游、生態游、探險游、體育健身游、家庭親友型散客游等種類齊全、結構完整的旅游產品,滿足不同層次旅游者的需要,不斷提高市場占有率。
增加私人定制旅游項目。旅行社應該騰出精力和人力,為自助休閑和自由行游客提供私人定制旅游服務,開展諸如咨詢服務、間斷型階段性交通、食宿服務以及票務服務、臨時點(線)導游服務、自助旅游特種設施設備租賃服務、購物美食服務等業務。
增加會獎及公務旅游項目。《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首次明確“允許旅行社參與政府采購和服務外包”,打破了旅行社不能承接公務活動的限制。雖然,部分地方旅行社開展這項業務仍存在障礙,但從長遠發展看,旅行社參與政府采購和服務外包是必然趨勢。因此,旅行社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主動出擊,增加會獎及公務旅游項目,承辦各種行業會議、年會、展覽會、展示會等活動。
增強電子商務功能
旅行社通過旅游網站獲取盈利的模式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相當成熟,而且可操作性也較強。由于游客大多是外地人,從外地要獲得當地的旅游信息最快捷與準確而又全面的方式是網絡,當外地人獲得了旅游線路信息和價格,需要預定旅游線路,首先選擇的是提供信息的網站所在的旅行社。
以在線旅游網站——攜程網為例,其商業模式很簡單,一方面發展龐大的會員卡用戶“圈地”,另一方面借助這個龐大的用戶群向酒店、航空公司等獲取更低的折扣,賺取傭金,反過來又用低折扣吸引更多的用戶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因此,旅行社應順應是市場變化,加強與在線旅游網站的合作,拓寬市場渠道。
走融合發展之路
與金融業的融合發展。2011年,凱撒旅游與中國銀行攜手推出“個人旅游分期付款”活動。凱撒旅游的全線產品接受分期付款,且全部分期付款產品均為零利息、零手續費,使理財和旅游兼得成為現實。目前,各地有不少旅行社已經與金融機構聯手,開展旅行與金融結合的個性化消費,這里有許多文章值得旅行社去做。
與文化娛樂業的融合發展。文化與旅游結合,促成好戲連臺,在各地旅游休閑業已經結出累累碩果。近年由熱門影視作品帶熱的旅游項目不斷出現,例如電影《泰囧》帶動了泰國旅游持續火熱。隨著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已不再滿足觀光式的傳統旅游方式,更多的游客開始追求在旅途中尋覓和感受文化帶來的心靈愉悅和滿足。旅行社應認真研究如何將自己的主業與文化產業相結合,將自己的產品線路與文化娛樂產品相嫁接,以擴大發展空間、延伸經營鏈條,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
與康體養生業的融合發展。旅行社可努力探索傳統業務與康體養生的結合,比如參與開發生態養生旅游休閑項目、承包經營醫療康復主題飯店、組織康體養生度假活動等,在與康體養生業融合發展中拓展業務,做大市場份額。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旅行社行業發展狀況與前景預測;旅行社關聯行業發展現狀與前景預測;中國旅行社主營業務經營情況;中國旅行社行業市場開發與營銷策略;中國旅行社電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