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火電排放標準執行 火電脫硝待爆發
根據2011年發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自2014年7月1日起,現有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組,開始執行污染物新排放限值。新標準的實施,對于排污企業來說是一種考驗,但是對于環保治理企業則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按照2011年7月9日環保部下發的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火電機組氮氧化物排放濃度控制在100毫克/立方米,一部分機組控制在200毫克/立方米;2014年7月1日起,火力發電鍋爐及燃氣輪機氮氧化物執行新的排放標準,這意味著單機容量3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需要全部加裝脫硝設施。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08-2013年,我國投運的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快速增長,從2008年的1962萬千瓦增長到2013年的43000萬千瓦,年復合增長率高達85.42%。
圖表1:2008-2013年我國投運的火電廠煙氣脫硝機組容量(單位:萬千瓦)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中電聯數據統計,2013年我國完成脫硝改造的火電機組近2億千瓦,全國脫硝機組投運容量接近4.3億千瓦。按照2013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為8.62億千瓦計算,我國現有火電機組完成脫硝改造的裝機容量約為50%。根據“十二五”規劃提出的脫硝裝機占比100%的目標,這意味著今明兩年國內火電脫硝改造市場空間仍然巨大。環保部曾經測算,到2015年,需要進行去除氮氧化物改造的現有機組和新增機組容量約為8.17億千瓦,估計需投資1950億元,年運行費用約612億元。未來兩年脫硝市場年均投資將達千億。
為了保證脫硝市場的順利發展,脫硝電費補貼兌現將成為關鍵。國家發展改革委明確要求,自2013年1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實施脫硝電價政策,脫硝電費先由電網企業墊付。如2013年1月1日至9月25日,陜西燃煤機組脫硝改造完成594萬千瓦,省內脫硝上網電量137.55億千瓦時,脫硝電費共計1.1億元,陜西省電力公司因無資金來源,此部分脫硝電費暫行掛賬,未予支付。類似脫硝電費不能及時兌現的例子還有很多。
火電脫硝市場同樣會帶動脫硝催化劑的增長,目前,我國脫硝催化劑產能約為20萬立方米,而目前我國火電脫硝機組容量4.3億千瓦,假設以一臺660MW的脫硝機組,脫硝效率70%的情況下,催化劑年均消耗量409m3,年均每MW消耗量0.62m3進行計算得出,在目前我國火電脫硝機組容量4.3億千瓦的情況下,我國年均需要的催化劑為26.66萬立方米,我國目前的產能尚不能滿足市場所需。未來,脫硝催化劑也將伴隨著脫硝市場的爆發迎來新一波的快速增長。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