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環保、擁堵倒逼有軌電車發展 有市場但難當大任
近幾年,我國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2013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為53.73%。城市人口的大幅增長對城市客運產生了壓力。而我國城市環境污染、交通擁堵問題也十分嚴峻,發展公交運輸受到抑制。除此之外,石油能源問題也是困擾全球發展的重要議題。因此,亟需發展運量大、環保的城市有軌交通運輸系統。
《“十二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提出:根據不同城市規模和特點,制定差別化的軌道交通發展目標,有序推進輕軌、地鐵、有軌電車等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建設。市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城市,逐步完善軌道交通網絡。市區人口超過300萬的城市,初步形成軌道交通網絡主骨架。市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結合自身條件建設大容量地面公共交通系統。
有軌電車作為城市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二三線城市的發展重點。有軌電車的最大優點就是低能耗、無排放。電車用的是電能,在制動減速過程中還能采用“再生制動”模式,可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節能效率高于汽車。除此之外,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5-2020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與地鐵相比,現代有軌電車與地鐵相比,工程投資省,建設周期短,運營費用低,維修方便,審批流程簡單;與公交相比,服務水平達到地鐵標準、運力更大、速度更快、使用壽命更長、低碳環保、乘坐舒適、準點率有保證。由于現代有軌電車是專軌專線,所以其時速比公交車和出租車都要快很多。下圖列示了中國北車對各種交通工具的對比數據:
圖表:地鐵、公交、有軌電車對比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鑒于以上優勢,對于難以滿足地鐵建設要求,資金緊缺且交通壓力大的城市而言,有軌電車成為優先選擇。目前,我國已經有40多個城市制定了有軌電車的發展規劃。上海、南京、蘇州等地的有軌電車已經進入市場運營。
根據對各個城市建設有軌電車目的分析,前瞻網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報告分析認為,各大城市建設有軌電車主要基于以下考慮:
1、有軌電車項目投資少,建設周期短,能在短期內實現“準軌道”的公交服務水平,將解決近期內城市主要地區的交通供需矛盾。
2、從國內外城市經驗看,主要用于地鐵、輕軌站點之間的連接,減少市民出行換乘次數,是前兩者加密線、延長線。
3、是大城市組團、新城之間互聯互通線。
4、是特殊景區、開發區、新城區內部骨干交通。
從發達城市的經驗看,有軌電車基本上遵循以新城為核心的主導思想,而城市發展潛力最大的區域往往是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最為集中、承擔城市經濟發展引擎的區域。
但是,有軌電車需要在地面建設固定的軌道,對于交通體系已經成型的大城市而言,有軌電車很難形成規模化發展。特別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既具有汽車的靈活性,又具有有軌電車的環保、低能耗的優點,將對有軌電車的發展形成沖擊。因此,現代有軌電車是中小城市軌道交通首選,大城市重要補充,但在城市的發展中難以形成主導地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