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連年虧損 本土運動品牌何時回暖?
運動服飾是品牌服飾行業中為數不多經歷了完整生命周期的細分行業之一,先后經歷了引入期(80-90年)、成長期(90-2008年)和成熟期(2009-至今)。由于內需市場的疲軟以及出口貿易的低迷,使得服裝行業在近兩年來飽受高庫存的困擾,運動服首當其沖,身為本土領頭運動品牌的李寧2012-2013年連續出現較大幅度的虧損,在痛苦轉型之中。其他的運動品牌也在不斷調整渠道結構,削減實體店數量,經營業績也所下滑。
國內運動品牌在經歷前期高速擴張、野蠻成長后,面臨國際品牌的下沉和打壓,規模增長乏力、經營業績出現大幅下滑、存貨高企,向下拐點凸現,面臨進一步發展的瓶頸。前瞻產業研究院《2015-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電子商務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9-2013年我國主要運動品牌的毛利率保持在35%-50%之間,并在2013年毛利率小幅升幅,主要是運動服行業去庫存進程有所進步,企業對去庫存進行優惠促銷等活動導致銷售成本費用的增加及銷售價格的控制較為合理。
圖表1:2009-2013年國內主要運動品牌毛利率(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過去十年,我國運動品牌行業保持了年均30%-50%的高速增長,可稱之為體育用品行業的黃金十年。2010年,本土運動品牌李寧、安踏、匹克、鴻星爾克等業績出現高速增長。而自2011年大部分運動品牌業績開始下滑,2012年,李寧公司出現巨虧近20億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從行業生命周期來看,我國運動品牌行業黃金周期已過去,目前行業發展已出現較明顯的瓶頸。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化建設逐步加快,相應地人們對運動品牌的消費層次也逐步提高,Nike,Adidas等國際一線運動品牌則在經歷前期調整后一路領先,市場占有率不斷攀升,與國內運動品牌勢如冰火,國內運動品牌行業回暖尚需時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