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投資難 難在哪兒?投資方向在哪兒?
據統計,全球現在總共有67億人,每天晚上有8億人餓著肚子上床睡覺,每24小時有2.5萬人餓死,其中1.7萬人是兒童。2010年1英畝土地養活1.6個人,到2050年1英畝土地將養活4個人,屆時對糧食的需求量將翻一番。目前,我國農業發展還很落后,農企和農民融資難,但對于投資方來說投資也同樣的困難。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0194萬噸,較上年增產1236萬噸,同比增長2.1%。2013年我國糧食生產是實現了半個世紀以來的連續10年豐收。
圖表1:2009-2013年中國糧食作物產量情況(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而目前的糧食自給率已經跌到了87%,全部農產品的自給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過國際市場來調節的。糧食對外的高依存度,催促著我國要加緊農業的投資,但對于投資方來說,農業投資又存在諸多的難點,導致企業投資的積極性下降:
第一,傳統農業靠天吃飯,環境氣候因素對于農產品產量的影響較大,產出數量和質量的控制能力也較弱,價格波動明顯,盈利水平也隨著波動;第二,規模化農業企業與小農經濟的競爭,而小農經濟沒有成本觀念,沒有租金、工資、折舊、設備購置和技術進步投資;第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提高生產成本,政府限制終端農產品的價格上漲;第四,農業是一個高度分散的行業,行業競爭也是同質化,缺少職業化的管理團隊,也缺乏一個有效的財務管理系統。
而未來農業又是一個極具投資價值的產業,因此在農業的投資方向上要有準確的把握,主要由以下幾個投資方向:
一是規模農業,未來畢竟是小農經濟的去除,規模經營比例上升,行業集中度提高,生產過程工業化、機械化和自動化,土地規模經營比例上升;
二是生物農業,化學農業已經走到了盡頭,在過去三十年化學農業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現在邊際效益已經越來越低了,以后生物農業應該是中國農業的發展前景;
三是高價農業,過去三十年農業土地工業是很明顯的剪刀差,以后投資的重點應該使用有農業生產資源的企業,會成為被投資的重點;
四是裝備農業,未來農業技術和裝備水平會不斷地提升;
五是品牌農業,從吃的飽到吃得好,再到吃的安全,這個趨勢會導致農產品的結構有一個升級和加速。企業會更加注重品質和安全,未來二十年會存在安全議價。
六是傳統主食的工業化,簡單說就是米袋子、菜籃子和餐桌子。休閑方便食品以后也是投資關注的重點,農產品加工中副產品綜合利用,有很大的挖潛空間,這些副產品浪費污染環境,而且其中的功能成分和研發不夠。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