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減產 能源危機的縮影?
2014年一季度,大慶工業增加值出現前所未有的負增長,直接導致黑龍江一季度經濟增速下滑,淪為全國最后一名。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大慶的石油產量的下滑,那么大慶油田真如網絡上流傳的要枯竭?全球終還是逃不過能源危機?
大慶油田石油產量確實在下滑,在保持了27年的高產穩產之后,自2007年期,一路從5000萬噸的高位下降到目前的4000萬噸,但如果說大慶油田的枯竭為時尚早,這樣的言論在2004年、2010年均有。對于大慶油田的產量無疑是被政府賦予了更多的意義,但是隨著大慶油田的開采,從原來的石油井噴到現在的需要注水甚至是注聚合物把油頂上來,大慶油田產油的成本在不斷上升,加上多年設備的老化,生產成本直線上升,如果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產量下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英國石油公司(BP)最新的年報顯示,截止2013年底,全球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688萬億桶,按目前的開采速度還可維持53.3年,看到這些數字,那些悲觀傻帽派應該又開始擔心能源危機了。能源危機都已經被人們擔心了兩百多年了,而且每年的能源消費量還在不斷遞增,但能源危機卻離我們越來越遠。
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的不斷發現,據2014年《BP能源統計年鑒》顯示,石油仍是世界上的主要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費的32.9%,但石油所占市場份額已連續14年下滑,其目前的市場份額再次成為BP自1965年開始有能源數據以來的最低值。
《BP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3年全球總發電量22513.8TWh,同比增長4.3%。盡管化石燃料發電量占全球總發電量比重的70%,但新能源發電依然延續了高速增長的趨勢,年發電量同比增速達到13%,占全球發電量總額的5.2%。
圖表1:2007-2013年全球發電量能源類型構成情況(單位:TWh)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3年全球光伏市場的新增裝機容量達到38.7GW,累計裝機容量達到140.6GW,其中中國新增裝機容量為12GW,同比增長了232%,接近歐洲2013年新增裝機容量總和。據此分析,全球光伏市場從以歐洲為核心區域逐步向亞洲轉移,中國超越德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場。同時中國光伏融資額為235.6億美元,占全球比重的21.1%,相當于整個歐洲的融資額,位居全球首位。
圖表2:2003-2013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容量(單位:GW)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年來不僅僅是光伏發電快速增長,光熱發電、風電、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均快速增長。隨著各種新能源技術的不斷完善,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將會有更多的能源被發現被運用,能源危機只會離我們越來越遠。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