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舞盛行背后折射出城市規劃的弊端
"幾十年前,年輕人在廣場上跳交誼舞,不顧當時老年人的感受!現在,老年人在廣場上跳廣場舞,不顧現在年輕人的感受!仔細想想,其實不是老年人變壞了!而是,那撥壞人變老了!還是那撥人。"今年,中國廣場舞大媽們不斷的攻城略地,越來越多的空曠之地成為了廣場舞大媽們的新"領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繼中國大媽廣場舞"攻陷"巴黎盧浮宮、莫斯科紅場之后,進入暑期,中國廣場舞大媽們,一改以往策略,轉戰南北,首度進軍全國知名風景區。小時候經常聽到一句口號: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想不到最早實現這個夢想的是中國大媽。
而由廣場舞引發的爭議也較大,一是場地使用權的爭奪,二是噪音擾民問題。其實,從深層次來分析,這是進入老齡化社會必須面對且亟待解決的新型城市規劃問題。根據聯合國人口老齡化標準,當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或當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時,這個國家或地區就進入了"老年型社會"。大多數研究中將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稱為"老齡化人口"。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城市規劃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中國自2004年起老齡人口比例就在7.6%以上,2012年一舉達到9.4%,可見老齡人口數量的龐大。
圖表1:2004-2012年中國老齡人口情況(單位:億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65歲以上的老人大多處于退休狀態,為了打發時間,既健身又有歸屬感的廣場舞就成了老年人的社交活動之一。雖然人口老齡化對城市規劃并沒有產生顛覆性的影響,但是國內外已有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我國的城市規劃應對人口老齡化研究的重要性,意識到"城市規劃如何面對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以及研究老年型城市社區規劃的迫切性"和"城市規劃必須在思想方法、政策法規、經濟技術指標等方面進行調整"。但總體而言,我國的城市規劃對老年人的研究仍缺乏深度和廣度,城市規劃領域的理論和方法都有諸多空白。
隨著城市規劃公共政策屬性的轉換,城市規劃應對人口老齡化社會的研究應從城市空間資源的合理調控著手,實現空間利益的合理分配;既要滿足老年人群的空間利益,又不能損害其他人群的利益;要加強對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的指導能力,以人為本,將更多的研究成果貫徹到城市規劃的制定、實施和管理之中。
在空間方面,以邊緣地區為例,該區域的老年人口是否一定要高度集聚在土地成本較高、環境質量相對較差的中心城區、是否需要通過一定的規劃和制度措施引導老年人口遷居到生態環境較好、成本較低的邊緣地區、邊緣地區需要怎樣的設施、政策才能吸引老年人口從中心城區疏散出去、以及如何從城市規劃角度解決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的老年人口的需求和解決好城市和鄉村、小集鎮的老齡化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進一步研究。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