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輪胎雙反調查 貿易保護損人不利己
近幾年,隨著全球汽車產業區域市場不斷向亞太地區轉移,我國作為汽車產銷大國,主導者全球汽車市場的發展。從目前全球汽車產業區域結構來看,除了新興市場外,歐美國家仍然占主導地位。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輪胎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13年,全球汽車產量前十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日本、德國、韓國、印度、巴西、墨西哥、泰國、加拿大。各國汽車產量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25.33%、12.65%、11.03 %、6.55%、5.18%、4.45%、4.28%、3.50%、2.90%、2.73%,市場集中度達到78.60%。
圖表1:2013年全球汽車產量區域結構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3年,全球汽車銷量前十的國家分別是中國、美國、日本、巴西、德國、印度、俄羅斯、英國、法國、加拿大。各國汽車銷量占全球的比例分別為:25.74%、18.60%、6.29%、4.41%、3.81%、3.80%、3.46%、3.04%、2.58%、2.08%,市場集中度達到73.82%。
圖表2:2013年全球汽車銷量區域結構圖(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我國汽車消費市場規模擴大的同時,以汽車整車生產為核心的汽車零部件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滿足國內市場的同時,也開始大量的出口。但是受到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頻遭反傾銷調查。2014年7月15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將對從中國進口的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簡稱雙反調查。該項申請調查的是由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和另一家勞工組織發起,理由是中國出口到美國的上述產品的傾銷幅度從45.80%到87.99%,補貼幅度也超過2%。
其實,這不是我國輪胎出口美國所遭受的第一次反傾銷調查。早在2009年4月份,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就中國乘用車和輕型卡車輪胎申請特保調查。最終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對涉案中國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將稅率從原來的4%調高為第一年35%、第二年30%、第三年25%。由于在法定期限內沒有利害關系方提出延期申請,美國對中國輸美輪胎采取的特保措施于2012年9月26日到期終止。這項調查最終導致中國對美輪胎出口量下降超過60%,但也導致美國消費者和零售業遭受巨大損失。
對中國輪胎市場而言,今年實施的雙反調查將對我國輪胎出口市場造成嚴重打擊。2009年的輪胎特保案涉案金額21億美元,而本次涉案金額超過33億美元。如果該次“雙反”案成立,將影響中國輪胎整個產業鏈上企業的經營效益。
但是,前瞻網輪胎行業報告分析認為,與上次一樣,該次調查一旦成立,對美國的輪胎市場也會產生消極影響。中國對美國出口的主要是中低端輪胎,與美國的輪胎生產企業并沒有形成直接的競爭關系。因此,美國輪胎市場將得不到實質的利益。相反還會造成美國零售市場的不景氣,從而提高零售市場失業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