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號中藥材GAP檢查公告公布 2014年GAP基地建設井噴
2014年5月23日,食藥監局發布第22號中藥材GAP檢查公告,共有36家企業的38個基地通過檢查,是2004年我國推動GAP基地建設以來的最大值。
近年來中醫藥事業得到了國家政策的扶持,但由于標準缺失,以及中藥產品安全事故的不斷發生,導致我國中藥國際化道路曲折。中藥標準化是中藥現代化和國際化的基礎和先決條件。因為藥材是通過一定的生產過程而形成的,藥用動植物的不同種質、不同生態環境、不同栽培和養殖技術以及采收、加工等方法都會影響藥材的產量和質量。所以中藥材的生產是中藥藥品研制、生產、開發和應用整個過程的源頭,只有首先抓住源頭,才能從根本上解決中藥質量和中藥標準化及中藥現代化問題。因此,中藥材GAP的實施對于推動我國中醫藥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前瞻產業研究院公布的《2014-2018年中國中藥材GAP基地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中藥材GAP基地認證從2004年至2014年6月,發布了22個公告,共有152個基地通過中藥材GAP認證,其中截至2014年6月,2014年是我國實施GAP基地認證以來認證基地數和企業數均最多的一年。
圖表1:2004-2014年我國中藥材GAP認證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藥材GAP行業報告指出,實施中藥材GAP認證以來,我國中藥材生產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其中,企業組織系統保障,農民按照標準生產,大部分中藥材企業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模式,借助企業內部完善的組織系統,按照制度運營,對農戶進行生產指導,達到雙贏。
實施GAP有效的保證了中藥材質量,改變了過去零散種植、亂采濫收、亂施農藥化肥的狀況。公司統一管理,對農戶進行培訓和技術指導,有效保證了中藥材質量穩定均一。實施中藥材GAP企業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有的已達到20%,部分品種已達到相當規模,如上海華宇種植西紅花,占有80%的市場份額,云南擁有的三個通過GAP認證的三七種植基地也占領了國內主要市場。
不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藥材GAP基地建設行業研究小組指出,規范化種植在國內中藥材種植總面積中的占比仍較小,遠不能滿足中藥材市場需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