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建漂浮核電站 釋放出哪些信號?
據俄羅斯之聲網站5月27日報道,在不久前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期間,與中國簽署了《全面核電合作諒解備忘錄》,兩國決定合建漂浮核電站。
漂浮核電站有別于目前國內建設的內陸核電站和沿海核電站,是將核反應堆動力裝置安裝在船上,能移動的核電站。
基于漂浮核電站的可移動性,其建成后可用于水面軍艦,這對于中國海軍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前雙方就開展這種合作的談判已進行多年,從中也可折射出國家對于海軍的重視,這也符合當前國內正在大幅推進軍隊改革,重點發展強大海軍和空軍的戰略布局。
另一方面,漂浮核電站可用于民用領域,由于不會破壞環境,并能為邊遠地區提供能源,在國外,漂浮核電站已用來緩解不同地區的能源缺乏和不均衡問題。筆者認為,漂浮核電站的建設所反映出的國家對核電發展的態度不容忽視,在經歷了兩年的"寒冬"之后,國家對重啟核電項目的決心日漸明朗,核電行業將掀起新一輪發展熱潮。
◆ 核電行業經歷了兩年的"寒冬"
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建成了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與嶺澳核電站、江蘇田灣核電站、北京中國實驗快堆等大型的核電工程,核電產業一度處于高速發展通道。而自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爆發后,我國暫緩了對核電項目的審批,核電行業經歷了兩年的"寒冬"。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自2010年核電發電量接近30%的高速增長之后,2011年與2012年增速下滑至7%左右,2013年核電發展逐步恢復,新增兩臺核電機組,發電量為1121億千瓦時,增速為15.10%。
圖表:2008-2013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增長情況(單位:億千瓦時,%)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占比來看,2013年核電占全國發電量的比重為2.10%,核電裝機占比僅1.2%,二者均遠低于主要國家平均水平。
圖表:2013年全國全口徑發電量結構分析(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 政策層面預示核電項目重啟力度正在加大
在近幾年霧霾天氣不斷擴大的背景下,我國以高污染的火電為主導的能源結構廣受詬病。發展核電能很大程度上改變中國能源結構,是解決霧霾困擾的關鍵一步。雖然核電在安全問題上存在不小的爭議,但是從發電投入產出比考慮,核電較高的性價比不能被忽視。因此,從長遠來看,核電行業將是國內重點發展的新能源領域。
近期國家的政策動向也印證了這一點,核電項目重啟力度正在加大。
2012年10月24日,國務院通過了《核電安全規劃(2011-2020年)》和《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11-2020年)》,明確指出要恢復核電正常建設。
2014年1月24日,國家能源局下發《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意見》指出,要適時啟動核電重點項目審批,穩步推進沿海地區核電建設,做好內陸地區核電廠址保護。
2014年4月中旬,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召開,李克強表示,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重點項目建設。
而此次公布的中俄漂浮核電站項目,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國家的核電發展戰略。漂浮核電站的建設,一方面豐富了中國核電站的類型;另一方面,從中長期來看,基于漂浮核電站在緩解能源區域不平衡中的重要作用,待技術成熟后,有望成為我國核電發展中的重要補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