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動車組齒輪箱打破國際壟斷 進口替代潛力巨大
◆ 高速鐵路建設狂潮下動車組需求提速
從"四縱四橫"快速客運專線網規劃到當前高速鐵路已遍布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從無到有,近些年我國高速鐵路的建設可謂突飛猛進。短短幾年間,我國已成為運營里程最長、運行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據《2013年鐵道統計公報》統計,2013年全年鐵路共投產新線5586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672公里。截至2013年底,我國高鐵營業里程達到1.1萬公里。
高速鐵路大規模建設,拉動動車組需求持續增長,同時也推動國內動車組制造技術的發展。我國動車組的發展最早追溯到2003年6月,鐵道部明確了推進技術裝備現代化進程的思路,此后,在一系列政策的鼓勵下,我國動車組制造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2006年7月,國內首列國產化時速200公里動車組下線。2007年2月,動車組以160公里的時速投入春運。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齒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內容顯示,在高速鐵路網布局加快及動車組生產能力提升的雙重推動下,我國動車組投入量逐年增加。2011年,"和諧號"動車組累計投用652組、6792輛;2012年,"和諧號"動車組累計投用825組、8566輛;2013年,我國"和諧號"動車組1308組、10464輛,比上年增加225組、1800輛。
圖表:2011-2013年中國動車組累計投用組數分析(單位:組)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 高速動車組關鍵零部件受制于人
我國高速鐵路在近幾年取得的成果是令人矚目的,國內正逐步步入"高鐵時代",對推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此期間,高速動車組制造業也實現跨越式發展。但是,令人擔憂的是,高速動車關鍵零部件仍處于"受制于人"的尷尬處境。許多關鍵零部件,如齒輪箱、軸承等,仍然大量依靠進口。這不僅增加了整車的制造成本,而且極大制約了中國高速動車組的產業化進程。目前來看,這些關鍵零部件已經成為制約我國高速動車實現完全自主化生產的掣肘。
為打破國外技術的壟斷,國家政府將關鍵零部件列入重點研發項目,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推動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進程。其中,"高速列車齒輪箱"分別被列入《機械基礎件、基礎制造工藝和基礎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創新指導目錄》、《當前優先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化重點領域指南》、《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等政策文件的重點發展項目。
◆ 高速齒輪箱實現國產化,替代需求帶來巨大空間
齒輪箱是高速動車組10大配套技術之一,它能準確的將電機驅動功率按照一定的比例傳遞到動車組輪對上,是動車組傳動系統中最重要的傳動環節之一。高速動車齒輪箱設計制造難度大,長期以來都是完全依賴進口。為攻克這一難題,國內一批實力較強的齒輪箱生產些企業紛紛投入巨資,引進世界先進的制造與工藝技術,希望能打破國外壟斷,更好地滿足國內鐵路發展的需要。
今年3月份,由南車戚墅堰所自主研制的高速動車組齒輪箱經評審組專家評審之后,認為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具備了替代裝備高速動車組原進口齒輪箱產品的能力。南車戚墅堰所的成功,讓業界看到了高速動車組齒輪箱產品國產化的希望,重塑了我們對打破國際技術壟斷的信心,相信高速動車組齒輪箱真正實現"中國智造"為時不遠。
前瞻網齒輪行業報告分析認為,短期內,我國高速鐵路的建設不會減速,動車組需求空間仍非常大,預計2014-2018年動車組年均需求量接近400-450組,按每組動車組配6輛動車計算,每輛動車組需要4個車軸齒輪箱,則2014-2018年動車車軸齒輪箱年均新增需求量就有12800-14400個,再加上原先的更新替換需求,行業潛在市場空間非常大。如果能實現進口替代,將給本土齒輪箱生產企業帶來新的利潤點。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