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深總部經濟錯位發展、提升珠三角總部經濟整體競爭力
目前,廣州和深圳在總部經濟方面競爭激烈,都想力爭成為中國總部經濟第三城、華南地區第一城,二者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雖然激烈的競爭最終會有一方勝出,然而,對于整個珠三角地區而言,卻并不一定有利。
近十年,總部位于廣州地區的外資企業,尤其是金融、保險等行業的外資企業,先后有中意人壽、中英人壽、信誠人壽等3家壽險公司將總部遷往北京,而總部位于廣州的另一大外資企業寶潔公司也在上海成立銷售總部。除此外,目前總部位于廣州的外資企業,仍有部分在考慮外遷。深圳地區也是如此,近幾年由于深圳地區勞動力、租金等生產成本的攀升,已經出現了一批外資制造業企業將總部遷移出深圳,例如全球第二的光器件供應商Oclaro、JDSU等。而新飛通、Finisar等深圳光器件供應商也曾傳出要遷往其他內地城市的消息。
遺憾的是,這些從廣州和深圳遷移出去的外資企業,要么遷往國內其他城市,要么遷往境外,很少有留在珠三角本地的,對珠三角地區而言,這無疑是巨大的損失。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總部經濟園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廣州和深圳作為我國第一能級城市,經濟總量相當,主導產業具有明顯的互補性,兩個城市總部經濟領先企業行業差異性明顯。
圖表一:2013年深圳市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及占深圳市GDP比重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深圳市政府確立的主導產業主要集中在金融業、物流業、文化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行業。在這些行業,深圳也集中了一大批總部位于深圳的全國性知名企業,具體包括金融領域的平安集團、招商銀行、平安銀行等;物流領域的順風物流、華南城、菜鳥物流等;文化及高新技術產業領域的騰訊、華為、中興等。這些企業無一不是行業的翹楚,同時也是深圳總部經濟核心競爭力所在。而廣州的優勢產業則包括汽車、能源、先進制造業、房地產等行業??偛课挥趶V州,相關行業的全國領先企業包括,廣汽集團、廣州本田、廣東電網、南方航空、恒大地產等。
主導產業的差異性,決定了二者在發展總部經濟方面,具有較強的互補性。深圳在金融、高新技術、物流等領域具有全國性的競爭力,可以重點吸引相關企業的總部入駐,而廣州則在汽車、先進制造業、能源等領域優勢明顯,可以重點吸引這些行業的企業總部入駐。若廣深兩地相關企業總部有搬離意向,兩地可以相互溝通,優先爭取相關企業布局在本城市,以免企業外遷,帶來珠三角城市總部經濟整體競爭力的下降。
根據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群藍皮書中國城市群發展指數報告2013》,中國傳統的三大城市群綜合指標排名上,珠三角穩居第一位,事實上除了2010年位居第二位外,其他年份珠三角城市群綜合指標排名都高居第一位。而在總部經濟競爭力上,珠三角卻遠遠落后于長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以外資企業總部為例,僅北京或上海一地的外資企業總部數量就超過整個珠三角地區外資企業總部數量,這顯然與珠三角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不符合。作為珠三角地區兩大核心城市,廣州和深圳在發展總部經濟時,若能夠實現錯位發展,做到1+1>2,那么珠三角城市總部經濟整體競爭力必將會有顯著的提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