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進口煤政策短期影響有限 長期還得看國內市場
近期,市場流傳,中央正在就限制進口煤政策征求地方意見。雖然消息真假尚有待驗證,但資本市場卻“很買賬”,在煤炭市場并未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煤炭股在12日上演了罕見的漲停潮,23只煤炭股票漲停,行業板塊整體漲幅超過8%。
在喧囂過后,我們不禁要思考:限制進口煤政策,是否真能讓國內一片蕭條的煤炭市場“起死回生”?還是,這只是心理層面上的安慰呢?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煤炭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顯示,2013年,我國煤炭進口量為3.27億噸,占我國煤炭產量的比重為8.89%;2014年1-4月,我國煤炭進口量為1.11億噸,占我國煤炭產量的比重為9.49%。雖然進口煤炭持續增長,且占我國煤炭產量的比重逐年升高,但是進口煤炭尚沒有在我國煤炭產量中占據主導地位。
2009-2014年我國煤炭進口量變化情況(單位:億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3年以來,在市場需求增幅回落、產能建設超前、進口煤影響范圍擴大和煤炭企業稅費負擔與歷史包袱較重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下,我國煤炭行業經濟效益大幅下降、企業虧損面擴大。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24萬億元,同比下降3.23%;實現利潤總額2370億元,同比下降33.34%。虧損企業數量達到了1788家,虧損面達到了22.42%,大幅增加了5.86個百分點;虧損額達到了457億元,虧損深度達到了19.28%,大幅增加了12.53個百分點。
在煤炭行業整體一片蕭條的情況下,各地政府紛紛參與到煤炭產業自救中,但是效果卻不明顯。在國內市場需求短時間內難以恢復的情況下,各地政府想到了限制進口煤的政策,很顯然,這是目前所有的政策中最容易實現,但是影響只能是短期的,要從長期內解決煤炭行業發展的困境,必須著力解決煤炭產業發展過剩的問題,并結合國家能源發展政策,制定長期的煤炭發展戰略規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