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高“零整比”被曝光 只是后市場冰山一角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汽車銷售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05-2013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逐年上升,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8.45%和18.23%。2013年,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11.68萬輛和2198.41萬輛,同比增長14.76%和13.87%。占全球的比重分別為25.90%和25.20%。
汽車產銷的快速增長,推動了我國龐大的汽車后市場。2013年2013年,我國汽車保有量為13741萬輛,汽車后市場的規模約為6000億元。前瞻汽車銷售行業報告分析認為,汽車后市場雖然快速發展,但整體呈現“散、亂、差”的局面。無論是在政策法規還是在經營模式等方面,都是十分不完善。
近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汽車維修協會聯合發布我國常見車型“零整比”系數,向消費者披露了18種常見車型的“整車配件零整比”和“50項易損配件零整比”系數。結果顯示:不同汽車品牌、車型之間的維修價格差異較大,尤其是相同價格區間內,各車型相同部位、相同功能件的價格差異巨大。其中,18種常見車型中系數最高的為1273%,最低為272%;在50項易損配件零整比系數中,18種常見車型中系數最高的為223%,最低為77%。
與國外300%左右的整車配件零整比相比,我國高達1000%以上的“零整比”系數暴露出我國汽車后市場的黑幕。其實,汽車維修市場的暴力已經不是什么隱藏的秘密。“買得起卻養不起”是我國汽車產業畸形發展的結果。
一方面,隨著我國汽車制造業市場競爭的加劇,產品更新速度加快,提高了汽車生產企業的的成本。同時,產品價格不斷下降,降低了汽車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汽車制造商的贏利點逐漸向下游產業鏈轉移,即提高汽車零配件的價格。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05-2013年,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銷售利潤率始終高于汽車整車制造業的銷售利潤率。雖然二者之間的差距有所縮小,但在2013年仍然高出了近0.7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在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汽車后市場的發展相對滯后。汽車后市場發展的滯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汽車后市場的政策法律體系不完善,導致我國汽車后市場缺少政府的監管,再加上客戶維權意識薄弱,售假、欺騙的事情經常發生。汽車保險行業的騙保行為經常發生,認為騙保就是占便宜,而不是違法。
政策法律體系不完善的另一個結果就是企業的整體水平不高,以汽車維修企業為例,我國汽車維修企業在30萬家左右,具有二類資質以上不到1/3。汽配市場假貨較多,經營者漫天要價。前瞻汽車維修行業報告顯示,汽車維修行業的銷售利潤率、資產報酬率遠高于汽車整車制造業和零部件制造業的水平。
汽車后市場服務水平較低,車主總體滿意度水平較低,汽車售后服務相關投訴量持續快速上升。汽車后市場服務從本質上愈發銷售化。具體表現為,拿服務品牌搞噱頭、博眼球,成為吸引大眾關注進行帶動新車銷售的手段。又或打著服務品牌的旗號、服務用戶的口號,協助4S店綁架汽車用戶。
行業統計數據不到位,這也是我國汽車后市場最大的問題。沒有一個官方的統計途徑和發布渠道,出現很多數據嚴重失真的現象。
在上述因素的推動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加大向后市場的發展。從2000年開始,領先的汽車配件供應商已經被中國售后市場的巨大潛力所吸引并大力開拓這塊市場。豐田、東風悅達等許多汽車制造商都已開始著手為用戶提供維修和汽車裝飾等售后服務,并在4S門店推銷品牌汽車用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