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取消新增醫療機構距離限制 社會資本辦醫再進一步
2014年4月1日,深圳市衛計委在其官網上發布一則信息:一是廢止《深圳市醫療機構選址指導意見(2013年版)》,二是刪除了《深圳市2010-2015年醫療機構設置規劃》中“新增基層醫療機構(主要是診所和門診部)之間要按照《深圳市醫療機構選址指導意見》的有關規定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服務半徑重疊”的條款。對于促進深圳醫改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在新醫改以來,深圳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此次取消新增機構距離限制更是引來了原北京協和醫院主治醫師、“急診科女超人于鶯”的羨慕,因為其剛因為選址不合規被退回,目前于鶯暫時放棄了自己審批診所的計劃,轉而和投資機構洽談開辦連鎖診所事宜。
在2009年新醫改以來,民營醫療機構作為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組成,成為國家政策鼓勵重點,尤其是2013年《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8萬億的健康產業盛宴也吸引了大批投資者的興趣。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民營醫療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09年以來我國民營醫院數量增長率保持在13%以上。截至2013年底,我國擁有民營醫院1.13萬家,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500余家,增幅在16%左右。可以看出,民營醫院明顯受益于政策,也受到了投資者的青睞。
圖表1:2006-2013年中國民營醫院數量及其增長情況(單位:家,%)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是,在此次深圳取消新增機構距離限制之前,社會資本辦醫細則上還是有很多的限制性因素,尤其是在新增機構距離方面的限制,與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相背離,造成社會資本辦醫政策淪為“看上去很美”的鏡像,尤其是對于一些有意向舉辦醫療機構的醫師來說,由于機構規模相對較小,在申辦過程中受到了政策歧視。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既然鼓勵社會資本辦醫就應該將政策真正的落實,按照市場化的運作方式進行管理,而不應該有任何形式的政策限制。正如深圳計委的說法,通過取消距離限制,對于推動醫療資源密集區域通過良性競爭,優勝劣汰,促進醫療機構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具有積極意義。既然如此,地方政府何樂而不為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