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安全又爆新問題 云南白藥承認含有毒草烏
日前,云南白藥修改了其藥品說明書,承認在配方成分中增加了草烏,并按國家食藥監的規定標注了警示語。云南白藥斷腸草風波終于水落石出。
作為云南白藥主導暢銷產品的云南白藥牙膏,在廣大消費者中頗受歡迎,據統計,2013年云南白藥牙膏的銷售達到了19億元,增長非常顯著。然而,云南白藥被曝出其配方成分中含有草烏毒性成分,引起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草烏別名“斷腸草”,其含有的生物堿對腎臟有一定毒性,超量使用會引起口唇和四肢麻痹、惡心、嘔吐等中毒癥狀,嚴重者可危及生命。此事公布后,很多消費者表示,連云南白藥這樣的老品牌都出了安全問題,國內藥品的安全性著實令人擔憂。
藥品安全檢驗缺位
云南白藥斷腸草事件始于2013年初,有消費者發現云南白藥中散劑產品中含有毒草烏,而云南白藥并未在說明書上標示,故將云南白藥告上法庭。此后,云南白藥又在香港被檢測出含有烏頭類生物堿而被禁售。而云南白藥方面則以涉密為由一直拒絕公布藥品成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藥械檢驗檢測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根據藥品管理相關法規,藥檢所授權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藥品生產企業、經營企業、醫療單位和中藥材專業市場的藥品質量進行檢查和抽驗。抽驗的重點是那些需求量大、應用范圍廣、質量相對不穩定、貯存時間過長、易混淆、易變質、外觀有問題的藥品以及各醫療單位自制制劑。抽驗是一種強制性檢驗。
基于此,云南白藥產品應該定期會接受抽檢,然而,從去年年初云南白藥被爆出存在安全隱患至今,沒有藥檢所對此發布過相關檢驗結果的信息。而香港、澳門在去年2月初便有檢驗所公布產品存在問題,因而要求立即召回相關產品。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的藥品安全檢驗是缺位的。
藥品安全令人擔憂
藥品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對維護公眾的生命和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國藥品生產實現較大發展的同時,藥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齊二藥事件"、"石四藥事件"、"魚腥草事件"、"毒膠囊事件"等等藥品安全事故,讓公民對藥品質量深深的疑慮。
圖表:近年來我國重大藥品安全事故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加大監管,讓公眾"放心用藥"
從醫藥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其市場容量越來越大,規模將以14%-17%速度增長。隨著醫藥需求和醫保體系健全,我國將成為全球藥品消費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有望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藥品市場。
在如此巨大的醫藥市場上,用藥安全問題必將是重中之重。藥品質量問題,將直接關系到公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前瞻網藥械檢驗檢測報告分析認為,基于當前存在藥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我國迫切需建立、健全藥品生產和管理的各個環節的法律法規,特別是盡快將《藥品安全法》納入立法規劃。同時,相關藥品監管部門需責無旁貸的嚴格把控藥品生產、流轉的各個環節,加大檢驗的力度,真正能做到讓公眾"放心用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