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顛覆電視行業格局仍需努力探索
2013年可謂是智能電視的起步之年。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電視零售市場前十的廠商都是海信、創維、TCL、長虹、康佳等傳統電視品牌,小米與樂視并未擠進前二十。這個消息也讓眾多傳統電視制造商從2013年的互聯網沖擊余波下松一口氣。也可以看到小米、樂視等互聯網企業的智能電視在整個電視行業要顛覆原有格局,恐怕還有待時日;也印證了電視畢竟具有家電屬性,不能完全照搬IT產品的思路。
盡管如此,廣大電視廠商不敢大意。小米、樂視的二三十萬臺智能電視的出貨量已經掀起了波瀾,主要是因為其采用互聯網思維讓電視產品價格一降再降。未來互聯網沖擊影響下,電視行業的價格戰不可避免。低價的不斷演進,甚至曾一度出現了硬件免費的呼聲,盈利來源將主要依賴軟件和服務。但是不靠硬件靠軟件賺錢在國內的矛盾之處在于互聯網服務大都是免費內容。國內要想建立起付費習慣,而并非朝夕就能完成。將“不靠硬件靠軟件賺錢”口號喊得最響亮的小米短時間內也無能為力。有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小米MIUI用戶突破3000萬,每月營業收入3000萬人民幣,意味著一年每個用戶平均收入12塊,最高在20塊。小米電視售價2999元,硬件免費的思路難度可想而知。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智能電視行業商業模式深度研究與構建策略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在經歷了智能電視互聯網化的輿論浪尖后,2014年中國電視行業的價格競爭將逐步趨向于理性競爭,這也是需要傳統電視生產商和互聯網企業同時探索的新方向。據了解,2013年,小米、樂視普及了互聯網電視概念,而傳統彩電企業則在發力4K電視。隨著標準化工作的制定,4K超高清電視技術、價格、片源、消費認知等都將日益成熟,4K超高清電視將呈現井噴之勢,成為推動中國彩電市場發展的主流產品??导延?013年底就推出10核極智4Ks電視,創維則推出了全色域4K電視,長虹CHiQ更是于日前推出了全球最大105寸曲面電視,顯示達到5K標準。但是截止到目前,互聯網企業暫未推出4K顯示技術的產品。
前瞻網發布的智能電視行業報告顯示,回歸到電視的本質上來看,電視強調的是視聽享受,消費者對畫質和音質的要求很高,產品的更換周期并不像手機那么短。并且人們對家電的期望則是一次性消費,而非再付費。樂視、小米智能電視再火熱,也沒又放量的一個重要原因則也是覺得智能電視的產品品質還未達到人們的預期。于是,也有部分互聯網企業聰明地選擇傳統電視制造商來合作。于是愛奇藝和TCL、阿里和創維等合作新聞見諸報端也不難以理解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