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投資醉翁之意不在“球” 在乎“捆綁地產”也
一、高爾夫球場發展迅速
中國不是高爾夫消費大國,但是投資者對高爾夫球場的投資熱度絲毫不減。近年來,隨著高爾夫投資熱情的不斷高漲,高爾夫球場增長非常迅速,從1984年第一個高爾夫球場開張到1994年增加到16家,發展到現在有將近600個球場。
近年來,我國對高爾夫用地"禁令"可謂是"三令五申"。2004年《關于暫停新建高爾夫球場的通知》出臺之后,國土資源部再沒有審批過一個高爾夫球場建設項目,但是事實上,從2005年以來我國高爾夫球場仍保持較快的速度增加。
二、投資方醉翁之意不在"球"
由于投資大、成本高以及過于貴族化等原因,國內大部分高爾夫球場經營處于虧損狀態。據統計,目前中國境內面臨虧損的高爾夫球場占據高達50%-60%的比重。
如此多的高爾夫球場賠本經營,背后靠什么支撐呢?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高爾夫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開發商們運營高爾夫球場,用意并非真正在球場上,而是意圖借此盤活周邊房地產市場,實現房價的聯動發展。
一般情況下,高爾夫球場所處的位置環境較好,高爾夫景觀本身也是一種獨特的資源。開發商先在一個地方建高爾夫球場,之后在旁邊開發樓盤,這里立馬成了"高檔社區",房價接著就上去了。很多地方高爾夫別墅的價格比市中心放假都要高出很多。
借助高爾夫球場給地產項目"鍍金"提升檔次,最終用高爾夫地產的暴利來彌補球場運營的虧損,這種高爾夫"捆綁"房地產的模式已成為當前高爾夫產業發展的主流模式。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在高爾夫球場普遍虧損的情況下,投資方仍如此熱衷的原因。
三、高爾夫地產開發警惕政策風險
目前,國內開發的高爾夫地產類型多樣,包括高爾夫莊園、高爾夫別墅、高檔公寓等。近年來,國內涌現出了一批高爾夫別墅的經典代表,如廣州的頤和高爾夫莊園、上海佘山高爾夫郡、深圳的觀瀾湖大宅、南昌的恒大綠洲高爾夫墅王等,受到了精英階層的熱烈追捧。
根據中國別墅網的在銷別墅統計可知,北京地區目前在銷的別墅項目中不少于一半都是依托于高爾夫球場開發的,或是借助于周邊的高爾夫球場開發,這種現象也是我國目前大部分地區高爾夫房地產開發投資的一貫模式。
高爾夫地產巨大的盈利空間已成為開發商必然的選擇,但是行業仍需警惕國家政策限令的制約。前瞻網高爾夫產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高爾夫地產作為一項特殊投資產品,其價值量,占用資金較多,持續時間長,對政策及市場變化的敏感性較強。如果國家政策繼續縮緊,將給行業帶來較大的運營風險。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