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中國音超》收視率與口碑大相徑庭 愛奇藝全網獨播依然是贏家
深圳衛視的《金鐘獎中國音超》從2013年開播以來,以其新穎的節目形式和激烈的競爭機制,贏得廣大觀眾的口碑。《金鐘獎中國音超》在節目創新和產業整合兩個方面都走在了中國電視業的前端。在當下中國電視瘋狂從海外引進節目版權的熱潮下,《金鐘獎中國音超》幾乎是第一個敢于在音樂節目上進行全方位原創嘗試的大型季播節目,創新程度甚至高于近期一度占據收視率排行榜第一的《中國好歌曲》;此外,《金鐘獎中國音超》致力于打造產業鏈后端中樞,聯手八大知名唱片公司,為重新整合樂壇產業鏈條提供了新的方向。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金鐘獎中國音超》開播以來出現了收視率與口碑兩重天的境地。從2013年12月15日開播以來的前五期,《金鐘獎中國音超》收視率在全國33城市的收視排名為全國省級衛視同時段前七以外。2014年1月19日節目在全國48城的收視率也僅為0.291%,市場份額僅為1.42%。而網絡數據顯示,《金鐘獎中國音超》與同期熱門綜藝節目的差距并不大,甚至高于《中國達人秀》,根據一般邏輯,收視率越高,網絡熱議指數也越多,《金鐘獎中國音超》的這種情況實屬罕見,因為《金鐘獎中國音超》在湖南經視重播,在長沙地區創下本地收視第二,湖南省第六的好成績,這也讓人懷疑節目是否被黑。
有網友在微博發布《金鐘獎中國音超》前四期收視曲線圖,圖中的收視曲線顯示,四期中,楊宗緯、尚雯婕、周筆暢等歌手出場時收視曲線并不在波峰,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歌手出場時的收視曲線在波峰。盡管《金鐘獎中國音超》節目組也回應稱收視曲線不正常,但尚無證據證明收視被黑或收視樣本戶被污染。節目解說高曉松雖然在微博上為節目“喊冤”,將收視率低歸咎于周日晚上十點檔。《金鐘獎中國音超》的播出時間為周日十點,對于第二天需要工作念書的年輕觀眾很難抉擇,這對節目收視肯定造成了影響。
在一般電視臺的綜藝節目中,觀眾通常可以聽到節目主持人念一大堆的網絡視頻名字。而愛奇藝聯合PPS此次全網獨播《金鐘獎中國音超》,作為對抗優酷土豆、騰訊視頻等網絡視頻的有力武器。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網絡視頻行業商業模式典型案例與創新策略分析報告》預測顯示,2013年5月7日,百度宣布3.7億美金收購PPS視頻業務,并將PPS視頻業務與愛奇藝進行合并。雙方業務合并后,改變了此前優酷土豆處于絕對第一,其他視頻網站搶奪第二名的市場格局。
愛奇藝此次獨播《金鐘獎中國音超》,希望能達到《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平臺的效果,但是《金鐘獎中國音超》的收視率卻出人意外。不過細想,雖然節目收視率較為慘淡,但是網絡熱議指數很高,節目口碑好,作為網絡視頻商而言,這正是求之不得的。雖然廣大觀眾在每周日晚十點無法看到直播,那也無妨其在周一或之后通過愛奇藝視頻點播觀看。節目的好口碑也引流更多的觀眾來到愛奇藝和PPS的視頻網站。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