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行業競爭呈多樣化 短期整體競爭格局難以撼動
水利工程行業的特殊性使得行業競爭也呈現不同的特征。目前,以中國水電、葛洲壩為代表的大型央企為行業的領頭羊,成為行業的壟斷者,一些區域性企業則在地方水利市場上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水利工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短期內這一格局難以改變。
一、水利工程行業總體競爭態勢
1、企業性質以國有企業為主
水利行業不僅具有很強的經濟效益,還兼具明顯的社會效益。國家投資沉積了大量的國有資產,所以長期以來水利工程總體上仍然是以國有企業為主。近年來,伴隨著水利行業市場化的推進,民營企業也開始進入到水利工程建設市場,但并未削弱國企主導的地位。
2、競爭主體以大中型企業為主
由于水利產業投資大、周期長的特點,長期穩定發展需要規模化經營的支撐,水利產業的競爭主體主要集中于資金雄厚、管理先進、技術創新能力強的大中型企業之間。
3、細分市場競爭狀態各有不同
從目前的競爭情況來看,水利建筑市場競爭企業眾多,已處于完全競爭狀態;而城鄉供水、小水電市場仍處于非完全競爭狀態,具有一定地域上的壟斷性。隨著水利市場化體制的逐步推進,以及國外大型水務集團的大量涌入,水利競爭將會打破局域壟斷性,競爭將日趨激烈。
二、大中型水利工程領域呈壟斷格局
由于水利工程行業具有較高的技術壁壘,國家對企業資質有嚴格的管理,導致國內大中型水利工程領域呈現明顯的壟斷格局。目前,國內水利水電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企業僅有中國水電、葛洲壩以及中國安能等央企及其附屬企業,國內大中型水利水電項目的主要由他們承建,這三家企業就占據了85%的市場(分別為65%、15%和5%),可見國內水利水電工程行業屬于寡頭壟斷競爭格局。
對于區域性的水利工程來說,地方性企業則占據優勢。首先,地方企業對當地的水文環境較為熟悉,這對工程項目設計與施工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也是地方政府選擇項目企業的重要依據;其次;地方企業存在地理上的優勢,在地方的項目獲取及信息跟蹤上更為便捷與靈通;此外,三大水利巨頭忙于全國性的大型項目,對于區域性的中等水利工程項目也無暇顧及。區域性的水利工程代表企業有安徽水利、粵水電等省市級水利工程公司。
除全國性和區域性的水利工程公司外,還存在第三梯隊,為各地區的非水利工程公司,主要承擔中小型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的土建、房建等工程項目。
三、短期內現有競爭格局難以撼動
一方面,水利水電施工涉及水文、機電、建筑等諸多領域,對各類施工技術的集成度有更高的要求,同時對高價值裝備的使用有更高要求,因此水利水電工程技術壁壘更高。另一方面,國家對水利工程實施嚴格的準入制度,新進企業較難獲得較高的資質,低資質企業很難在工程獲取上取得突破,也就無法滿足高資質的評級要求。
基于此,前瞻網水利工程行業研究報告分析認為,水利工程的高進入門檻使得行業面臨的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行業市場競爭將比較穩定,短期內格局難以改變。由于外部進入難度大,行業的內部爭奪就更為激烈。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