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批復西咸新區和貴安新區只是開始 絲綢之路經濟帶呼之欲出
1月10日,國務院對西咸新區和貴安新區設立的批復正式對外發布,意味著西部大開發戰略進一步深化。而實際意義可能并不僅僅如此,國務院對西咸新區設立的批復可能更意味著我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起步,很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在此之前,西部大開發作為國家級的戰略,經歷了數十年發展,但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依然比較滯后,開放程度也遠遠不夠。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招商引資模式與區域振興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西部地區GDP占全國比重為19.75%,而在西部大開發之初(2000年)為16.79%。而在開放水平上,2012年,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對外貿易總額占全國的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不到2%,外資比例也不超過5%,這些比重與西部大開發初期相差無幾。
2013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中亞四國時提出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之后,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掀起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研究和規劃熱潮。而在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后發布的《決定》中明確表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所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已經成為我國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重要戰略。而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我國西部地區開發建設置于世界區域經濟發展中心,將給沿途的陜西、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意味著我國西部大開發進入了新的時期。
僅從區域經濟發展來看,盡管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區域交通不夠便利,沿途國家工業不發達,但是,市場空間廣闊,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各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合作潛力巨大。
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為西部大開發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也使國內西部地區成為東部地區產業轉移承接的重要平臺,極大推動促進了我國產業區域調整。
而此次獲批的西咸新區正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上,西咸新區包括整個陜西發展的定位將是作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新起點,而隨后,甘肅蘭州新區、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新疆自由貿易區等地區域規劃建設發展都將獲得中央的政策支撐,中央將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打通新時期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一方面加速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水平,另一方面推動西部地區更快發展。西部地區有望在這一輪的戰略規劃中獲得極大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