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離世影視帝國締造者兼慈善家邵逸夫先生致敬
"逸夫"對于很多人是相當熟悉而親切的字眼,比如眾所周知的全國各地各類大小學校總共6000多個的逸夫樓等項目。是的,這些都是因病逝世的邵逸夫生前的慈善捐助,這位偉大的創業者、教育慈善家,在2013年1月7日這天早上,邵逸夫傳奇一生謝幕。
邵逸夫一手打造了在香港的影視帝國,對做大香港文化產業功不可沒,因為他的帶動,多少人收獲了名利,多少普通大眾享受了娛樂,對整個香港和中國文化更是一種創造和傳播,可謂影響深遠。
邵逸夫先生并不因為事業成績而僅僅是位成功的企業家商人,他有商業領導人的勤奮膽識和錙銖必較,也有功成名就后對社會事業的慷慨捐助。邵曾經說過,自己的財富"取之于民眾,應用回到民眾"。媒體報導,截至2013年,邵逸夫共捐贈內地教育近50億港幣,捐建中國內地大、中、小學和職業技術學校、師范學校、特殊教育學校6千多個項目。邵逸夫晚年撥出資金,成立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表彰全世界科技拔尖人才,支持香港、內地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科學研究,基金總額已高達50億元。
邵逸夫的離世讓人們回想起他傳奇一生經歷的種種以及成就,同樣免不了對其處于混雜娛樂圈大染缸的好奇和八卦遐想,不過媒體挖掘的邵逸夫與黃美珍幾十年不相離棄的婚姻,以及邵逸夫與方逸華湖相互扶持尊重的愛情故事都很讓人感動。
邵逸夫是名人,名人的一舉一動總是被大肆渲染傳播因而牽動著我們普通人,但是名人本質上也是個普通人,他有事業,因為他不是坐吃山空的富二代,成功沒有捷徑,需要勤奮不懈,需要這種年過半百還能來陌生香港從零開始打拼事業的膽識和雄心。財富讓人羨慕,而懂得回饋才能贏得尊重。
邵逸夫先生一生令后人景仰,我們應該向這位逝者致敬!
也許財富積累可以肯定自己,幫助他人才能感到快樂!于是,越來越多的名人們在為了公益忙,無論國內還是國外、從商界到娛樂界,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而確實,目前這個世界有太多需要幫助的人。
除了對名人的懷念景仰之余,作為普通人的大眾可以做些什么呢?人人都應該思考一個人的最終目的,那絕不是為了以后的每一天可以飽食終日,閑聊娛樂論事非。大人物有大人物的不可為,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可以為。每個人的能量都可以無限大,如果想實現自己的價值,幫助更多人,未必需要像這些大佬們一樣腰纏萬貫,可以帶著可以提升自己幫助別人的意識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創造財富未必需要人人創業!不過如果要創業,有人說過做公益是一個最好途徑之一,但追求財富最大化已經不是最終的目的。目前中國就已經有幾百家規模不大的社會企業,很多就是一群平凡普通的人創辦的,同樣他們很好地幫助了別人,創造了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社會企業早國內是個新鮮事物,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社會企業發展趨勢與商業模式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到2020年中國在衛生設施建設、初等教育、醫療等領域市場需求規模約為2萬億元人民幣,社會企業如果滿足5%市場需求,則市場規模約為1000億元人民幣左右。有志者尤其是青年人在這個領域不缺施展身手的機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