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中國好聲音》等多個電視節目試水電影版 觀眾會買賬嗎?
電視節目紛紛試水電影版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最后一期于12月27日完美收官,星爸萌娃們的旅程就此畫上句號。在觀眾對第一季那五組星爸萌娃組合仍意猶未盡的時候,《爸爸去哪兒》同名電影已拍攝完成,已公布將于大年初一登陸影院。
與此同時,湖南衛視的另一個常態紅火的綜藝節目《2013快樂男聲》電影版也正準備開拍。
另一方面,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備,從去年一路火到今年的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電影版已與12月27日全國公映。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從近年來的發展態勢來看,綜藝節目大銀幕化是一種趨勢。
電視節目與電影聯姻鮮見成功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城市電視臺盈利模式創新與全媒體轉型分析報告》資料顯示,近年來,電影電視劇互借東風,“翻拍風”來勢洶涌。熱門電視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喜羊羊與灰太狼》、《奮斗》等登陸大熒幕,而一些熱門電影《山楂樹之戀》、《杜拉拉升職記》、《畫皮》則相繼改拍成電視劇。
而電視節目與電影的聯姻,目前國內還較少,最早吃螃蟹的是天娛,其主要將湖南衛視的熱火綜藝節目“電影化”。天娛早在2009年就嘗試以快男為題材拍攝了歌舞片《樂火男孩》,2010年又將《我們約會吧》拍成電影版。但是都反響平平。
事實上,電視節目與電影聯姻在國外早有先例,1979年,好萊塢就拍攝了真人秀電影《現實生活》,此后關于真人秀的電影層出不窮,但大多都是曇花一現。
《中國好聲音》電影版遭遇滑鐵盧,電視節目拍成電影前景堪憂
《中國好聲音》電影開機時,總導演金磊曾表示:“收看‘好聲音’節目的觀眾有7000萬,加上網絡和海外觀眾共有2億人,如果看節目的觀眾都來看電影,我們的票房將超越《泰囧》!”
但是從統計數據來看,該電影票房非常慘淡。據統計,該電影首日票房僅80萬元,首周末票房也只有近200萬。因為上座率不佳,加上《私人訂制》和《警察故事2013》的擠占,一些影院已經將該片從排片表中撤了下來。
前瞻產業研究院城市電視臺分析報告分析認為,將綜藝節目翻拍成電影的出發點是基于電視節目的超高人氣,電視節目火了,拍成電影,基于雄厚的觀眾基礎,帶來票房的受益,電視臺與制作方都可從中獲利,這也不失為盈利創新的一個很好的嘗試。
但是,需要考慮到的是,電視觀眾和電影觀眾兩大群體的需求不同,而電視節目的電影版一般拍攝時間短、故事性差,加上演員演技廣受詬病等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即使節目收視率再高,觀眾也不一定會買賬。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