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最后一期收視破4無懸念 同名游戲趁熱打鐵
《爸爸去哪兒》節目最近可謂是超級火爆,開播以來一路高歌猛進,不斷刷新收視紀錄。自第十期開始,《爸爸去哪兒》全國網收視率就突破3個點,上周五最后一期完美收官,筆者認為,通過前期的炒作及觀眾對五組星爸萌娃的不舍,最后一期破4毫無懸念。
《爸爸去哪兒》節目的成功,催生了對電視節目周邊產品的深度開發,除了拍攝電影版《爸爸去哪兒》外,12月6日,湖南衛視推出了《爸爸去哪兒》同名手機游戲。憑借著電視節目的強大人氣,這款休閑跑酷類游戲目前已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據統計,該游戲首發日24小時內,游戲下載量就突破百萬;3天突破300萬次下載量;10天突破1000萬……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網絡游戲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分析顯示,近幾年,電視節目改編的游戲日益增多,如《誰想成為百萬富翁》、《勇敢向前沖》、《一站到底PK版》等作為典型代表,曾在網游市場風靡一時。電視節目作為游戲的題材,最大的優勢在于借助節目的高關注度,很容易打開游戲的知名度,它在宣傳推廣上面相對其他游戲來說占有先天的優勢。
前瞻網絡游戲行業分析報告認為,題材是游戲的靈魂,以人與人之間互動為主的網絡游戲更是如此。縱觀中國10余年的網游發展歷史,網游廠商們從最初的代理商逐步發展到代理開發,到現在擁有了相當數量的國產原創網絡游戲。在題材上,從一開始的模仿韓國、日本等網游,發展到現在多種題材并存的局面,中國網游行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
但是,在中國網絡游戲市場空前的繁榮、游戲數量日益眾多的背景下,網絡游戲的同質化仍相當嚴重,已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軟肋。不少游戲開發商投機取巧,將著名題材稍加改編,再賦予相似角色,系統等相關設置,并宣稱“開發出一款全新的網絡游戲”,并且這種模式有著愈演愈烈的趨勢。
前瞻網絡游戲研究報告分析認為,想要在如此眾多的游戲中脫穎而出,題材選擇至關重要。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和積淀,中國網游到了求新求變的時候,將電影、電視節目搬到游戲上,是一個好的開始。事實上,中國網游從不缺乏好的題材,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使我們擁有大量的優秀背景題材,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文化因素,將其融入到游戲產品當中去。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