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固件出口頻遭反傾銷調查 企業應維權但也應自省
在機械通用零部件產品出口市場,緊固件的出口規模一直位居行業第一。但是自2005年以來,歐盟、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家不斷對華緊固件出口發起反傾銷調查,緊固件出口增速放緩,占機械通用零部件產品出口的比重也不斷下滑。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緊固件行業產銷需求預測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研究顯示:2013年上半年,出口為23.05億美元,占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出口總額的39.78%,同比增長-0.33%,作為行業出口第一位的緊固件已位居齒輪之后。2013年前三季度,出口額為35.92億美元,同比增長0.67%,占機械通用零部件行業出口總額的39.15%。
2005年初,加拿大國際貿易法庭作出裁決,對我國緊固件征收雙反稅。2010年,又發起復審,繼續對我國出口的部分緊固件產品征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并將雙反延長至2015年1月。2013年10月底,加拿大邊境服務署對原產于中國的碳鋼緊固件雙反措施發起再調查,以重新計算正常價值、出口價格和補貼金額。
2007年底,歐盟委員會就開始發起對我國鋼鐵緊固件反傾銷調查,到2009年開始征收26.5%-85%的反傾銷稅。在2010、2012年又將征稅范圍擴大至經泰國、馬來西亞轉口的鋼鐵緊固件,隨后在2012年,又將稅率調至22.9%至74.1%。
2009年10月底,美國商務部對我國緊固件啟動反傾銷調查,隨后又啟動反補貼調查。2010年5月,紐科公司又就裁判結果向國際貿易法院提出異議,2011年8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作出了部分發回重審的判決。2013年5月24日,美國國際貿易法院就美國商務部對自中國的標準鋼緊固件反傾銷反補貼案作出判決。
歐美對華緊固件反傾銷調查,其中貿易保護主義是主因,企業應當通過有效途徑維護自身的權益。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自身因素的影響。從我國出口的產品結構可以看出,出口的主要是低端產品,附加值低,導致價格偏低。而技術含量高的特殊性能緊固件卻不能滿足內需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國內企業缺乏對國外標準的了解,導致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從而遭到索賠,也對出口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