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奶粉或掀并購潮 罐裝奶粉包裝集中度也將提升
早在9月份,有媒體獲得的一份工信部文件顯示,國家將推動乳粉行業兼并重組,并重點扶持一部分企業做大做強。伊利、蒙牛、飛鶴、完達山、高原之寶、明一六家企業在獲邀之列。這六家即是首批國家重點扶持乳粉企業,被戲稱“乳粉國家隊”。盡管“國家隊”名單并未被工信部承認,但是國家將通過補貼、政策傾斜等方式,寄希望于這些企業推出能夠獲得消費者信任的高端奶粉品牌。通過擴大市場規模與提高市場集中度來保障奶粉質量意愿較為明顯。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得的工信部編制的《推動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企業兼并重組工作方案》顯示,國家計劃到2015年底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全部按照GMP完成改造并通過認證,培育形成10家左右嬰幼兒配方乳粉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的大型企業集團,前10家國內品牌企業行業集中度由45%提高到65%,嬰幼兒乳粉行業企業總數整合到80家左右。
“三聚氰胺”事件之后,“先奶源、后市場”被認為是解決之道,當有專家提出“乳品企業只有自己運營牧場,從源頭到車間全都掌控在自己手中,產品質量才有絕對保障。”近年來,政府針對規?;B殖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如1000頭以上的牧場可獲150萬至170萬元的補貼。當時很多地方政府把吸引養殖企業去當地投資設立牧場當作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之一,在土地以及稅收上給予了極大的優惠。
2013年6月份,國家食藥監總局、工信部、公安部、農業部、商務部等九部委就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的意見》,規定國產奶粉不得貼牌生產,還提出進口奶粉嚴禁境內分裝。而12月份推出的《公告》再次明確規定,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不得接受其他單位和個人委托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為其他品牌持有人或代理人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其僅在境外注冊商標和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在國內生產標注為境外企業名稱、地址的嬰幼兒配方乳粉;不得采購或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直接進行裝罐、裝袋、裝盒,或者改變包裝、標簽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等。
這就意味著,未來國內銷售的奶粉只能有三種生產方式:一是使用國內奶源,企業自行生產;二是使用進口的乳清蛋白粉或已調好段位的基粉,然后在國內工廠自行再添加營養素加工生產而成;三是完全原裝進口。禁止委托加工后將有一大批中小奶粉廠家被收購或被淘汰。就在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金屬包裝容器制造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國內奶粉罐產銷量中占比最大的為奶粉圓罐,約占奶粉罐總量的75%。目前,國內奶粉罐銷售收入排名前列的企業有:中糧包裝、哈爾濱天露制罐、華愛、深圳大滿和華特等。2006-2012年,奶粉罐市場銷售額復合增長率為12.74%,增速較快。2012年,奶粉罐市場銷售額為9.24億元。
《公告》給出的信號是奶粉產業的規范化、規?;厝煌苿計胗變耗谭凵a企業兼并重組、逐步將無奶源基地的小型企業淘汰,無論從養殖環節還是加工環節,適度的兼并重組都能進一步提升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水平。如果我國奶粉安全問題得到解決,消費信心回升,再加上單獨二胎政策帶來的利好,我國罐裝奶粉包裝也將直接受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