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超市VS本土超市 要市場還是要利潤
前瞻產業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嚴超波認為,本土超市在面對中國宏觀經濟下行時的表現,往往是通過價格戰、虧本經營等犧牲利潤的方式來保證市場份額;而外資超市的做法則剛好相反,在世界經濟增長疲軟的情況下,外資超市更傾向于將中國市場作為其帶動全球市場增長的關鍵點,所采取的措施往往會是加大投入,且將利潤增長放在規模擴張的前列。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認為,外資超市和本土超市的迥異表現,原因在于二者的出發點不同。外資超市經營的出發點在于為股東獲取利潤,盈利才是首位;而本土超市始終固有的思路是,通過促銷活動、降價等獲得競爭優勢和市場份額,再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
1、外資超市營業收入增長較緩,凈利潤總體上升
2013年上半年,港資超市高鑫在中國市場的表現較好,外資超市家樂福和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一般。
從營業收入來看,2013年1-6月,高鑫在中國區的營業收入達到445.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2.9%;家樂福在中國區的營業收入增速達到3%,高于其全球營業收入增速1.4%;沃爾瑪全球銷售收入平均增長了1.7%。
從凈利潤來看,2013年1-6月,高鑫在中國區的凈利潤達到16.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5.6%;家樂福凈利潤為9.02億歐元,同比略有增長;沃爾瑪凈利潤同比增長了1.3%。
2、本土超市營業收入增長較快,凈利潤總體下滑
2013年上半年,本土超市在營業收入上,均有較高增長;但在經營利潤上,卻有明顯下滑。
從營業收入來看,2013年1-6月,聯華的營業收入達到156億元,同比增長了7%,止住了2012年市場規模下滑的趨勢;華潤萬家的營業收入達到378.29億元,同比增長了13.7%,主要原因在于其加大了市場推廣和宣傳的投入。
從凈利潤來看,2013年1-6月,聯華的凈利潤為3.2億元,同比下滑了23.3%;華潤萬家的凈利潤為5.03億元,同比下滑了63.7%。
3、外資超市和本土超市競爭的前景
前瞻產業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嚴超波認為,相對于中國本土超市而言,外資超市在經營管理水平和成本控制上有著先天優勢,這也意味著,在外資超市向中國市場的穩步擴張中,如果本土超市的表現也是穩步發展,最終將難有勝算。這也促使中國本土超市更急于通過更冒險的途徑,先一步形成自己的區域優勢或培養出更多的忠實客戶。
在這樣的背景下,在未來超市行業的大舞臺上,外資超市將始終穩扎穩打,高鑫、家樂福、沃爾瑪等企業也將始終活躍在這個舞臺上;而本土超市則將出現兩極分化,部分現在非常活躍的本土超市未來將可能會被淘汰,另外一部分本土超市也將可能獲得一定的成功,并與外資超市繼續爭奪市場份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