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汾酒集團收購山西中宇俱樂部 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還是長期戰略
8日晚上8時,山西汾酒集團與北京控股公司就收購山西中宇俱樂部達成協議,喧囂了大半年的山西中宇股權轉讓問題落下帷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一切問題得到解決,很多人都會有疑慮:山西汾酒集團收購山西中宇俱樂部,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還是長期戰略?
事實上,山西汾酒集團之前是有機會收購山西中宇俱樂部的,在與北控達成協議之前,山西中宇俱樂部與山西省多家具備經濟實力的企業進行溝通,表示愿意在北控出價的基礎上降低30%進行轉讓,但最終并無結果。傳言中,汾酒集團擬以6000萬元接手山西中宇,離王興江的心理價位較遠,最終無奈,王興江和北控達成1.5億元的轉讓費用。
但是,這次汾酒集團以1.8億元的價格從北控手中收購,并且前四輪仍冠名北控,相比于當初王興江愿意以1.0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汾酒集團,至少多出了7500萬元。很顯然,山西汾酒集團這次收購充當了“冤大頭”。那么,汾酒集團這次突然“變卦”,大幅提高收購價碼的動機是什么呢?
從山西汾酒廣告宣傳費用來看,通過收購山西中宇增加宣傳不啻為一筆好的交易。近年來,山西汾酒凈利潤大幅增長,同時,廣告費投入也水漲船高。2012年,山西汾酒的廣告費支出為7.63億元,同比漲幅達55.08%,占凈利潤的比重為57.50%,而占2011年凈利潤的比重為97.70%,也就是說,山西汾酒2011年的凈利潤全部用在2012年的廣告費用支出上,同樣的情景也發生在2011年和2010年。
2013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的廣告費支出為6.01億元,同比漲幅達54.40%,占上半年凈利潤的比重為60.97%,而占2012年凈利潤的比重為45.29%。巨量的廣告投入也為山西汾酒帶來了良好的廣告效應,近期,山西汾酒入圍“2013最佳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50強,杏花村汾酒在中國品牌價值排行榜中名列第44位(白酒企業第5位),較2012年上升2位;品牌價值凈增16%,增速位于榜單第9位、酒類企業第1位。
2009-2013年山西汾酒凈利潤及廣告支出對比情況(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這些年,CBA各個俱樂部投入越來越大,一般的俱樂部一個賽季就得投入四五千萬元,投入高的,達到上億元。在王興江經營山西中宇7年的時間里,除了贊助商汾酒集團的4年3700萬元及每年數百萬元的票房收入之外,僅有四五家企業不到500萬元的廣告收入,每年虧損2000多萬元。
中宇俱樂部每年投入巨大,且常來處于虧損狀態,而山西汾酒盡管每年凈利潤大幅增長,但是,基本都用在了廣告支出上,根本就沒有多少費用來支撐中宇俱樂部的日常運營。而白酒行業2013年以來一直處于寒冬狀態,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將不會在短期內恢復,至少難以像上一輪低潮一樣,能在5年內走出困境。
2013年上半年,山西汾酒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2.5億元,相比于2012年同期的6.03億元,大幅下降141.47%,山西汾酒日常的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反映出了山西汾酒上半年經營的困境,這對于需要持續輸血才能正常運轉的中宇籃球俱樂部,山西汾酒是否有足夠的決心來保持其正常運轉?事實上,恒大足球對于中宇籃球就是一個借鑒,山西汾酒能否調整公司廣告投放策略,或者將中宇籃球作為公司轉變經營策略的支點,嘗試一些多元化,將考驗汾酒集團接手中宇俱樂部到底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還是長期戰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