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泡菜改名“辛奇” 為申遺不擇手段
今后,市面上再也不會有“韓國泡菜”的商品了,因為韓國為了申遺及日后的宣傳,為其改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韓國農林水產部7日證實,已經通過韓國農水產流通公社在大陸及港臺地區申請注冊“辛奇”商標,這也是韓國第一次以政府名義在海外進行商標注冊。
韓國農林水產部相關人士稱,此前韓國國內企業都是以“韓式泡菜”、“切件泡菜”、“白菜泡菜”等中文名稱對大陸及港臺地區出口泡菜,以后將統一使用“辛奇”名稱,一方面力圖與中日泡菜形成區別,另一方面試圖進入高端市場,推動韓國泡菜登堂入室。
韓國以政府的名義推動本國食品產業發展并不是第一次,根據《2014-2018年中國食品產業園區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韓國政府為了推動本國食品產業發展,特地建立了韓國國家食品產業園,占地面積為239萬平方米,預算投資總額為5500億韓元(約5.3億美元),計劃2015年建成,規劃入駐150家食品企業及10余家科研機構。
近期,韓國國家食品產業園頻繁在華招商,10月25日,韓國國家食品產業園代表團一行日前赴青島舉辦投資說明會,重點吸引青島食品企業到產業園投資建廠、開展合作。據悉,青島九聯集團、青島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與該產業園簽訂了企業間投資合作諒解備忘錄。韓國發展食品產業的決心可見一斑。
近年來,我國食品產業發展也比較迅速,以食品產業園為代表的食品產業集聚區在各個地區快速形成。規劃部門為了推動食品產業發展,特意制定了《食品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針對糧油工業、制鹽工業、屠宰及肉類加工工業、水產工業、罐頭工業、制糖工業、卷煙工業、烤煙工業和釀酒工業等九個細分行業提出具體的規劃,為我國食品工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和規劃指引。
但是,在各地在食品產業園區的發展建設中,缺乏先進的指導思想和統一的科學規劃,仍沒有擺脫粗放式的發展模式,沒有形成各自的特色,導致食品產業園區發展缺乏競爭力。此次,韓國雖然為申遺不擇手段,將泡菜改名“辛奇”,但是也體現出了為了發展食品產業,突出本國食品品牌發展的良苦用心,值得國內食品產業借鑒。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