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汁行業進一步拓展的市場空間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居民對果汁產品的消費需求增長迅速,果汁行業發展前景強勁。然而果汁行業的快速發展,并沒有掩蓋行業一直存在的問題。為了應對不斷擴展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消費者對行業的信心,行業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做出改進。
(一)提升果汁原材料質量
我國果汁產生是在鮮水果難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難賣的水果普遍是質量較差,甚至存在缺陷的產品,這也導致了我國果汁原材料先天不足。用這些原材料加工出來的果汁不僅產品質量差,而且口感也很難保證。例如我國生產蘋果汁用的蘋果酸度低,而橙汁加工用橙量少、苦味大、酸度高,而國外加工企業都有專門用于加工的水果原料基地。除此外,被曝光的用腐爛水果和落地果加工出來的產品更是存在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如果企業能提升原材料產品質量,那么生產出來的果汁不僅質量會提升,而且口感也會更好,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購買。
(二)調節水果品種結構
以我國蘋果產量大省陜西和山東為例。目前陜西全省蘋果種植總面積近700萬畝,但可用作果汁加工原料的高酸品種蘋果面積卻不到100萬畝,占總面積比不到15%,形成了鮮食果與加工果供給失衡。因此常常出現果農將鮮食果當加工果賣,加工企業也由于專用高酸加工果缺乏而買鮮食果來替代。這樣一來就出現部分鮮食商品果價格低廉,而果汁加工企業又因原料匱乏,用其他雜果頂替,導致果汁酸度達不到要求標準。山東省同樣如此,山東全省蘋果產量近50%品種為紅富士,而適合加工果汁專用果極度缺乏。品種結構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優質果汁產能的提升,導致優質果汁的市場價格較高,縮窄了產品的市場需求空間。
(三)加大新品研發投入
雖然,隨著果汁市場的發展,業內不少人士已經認識到發展專用果的迫切性,但是我國低酸度蘋果濃縮汁加工局面基本沒有大的改變,而在國際市場上,高酸度濃縮汁市場價格普遍高于低酸度蘋果濃縮汁的40%以上,且基本上供不應求。目前,我國在專用果的研發上投入有限,導致果汁原材料以現存或進口產品為主。企業研發動力欠缺,導致專業果研發進展緩慢,造成了專業果果個大、出汁率高、高糖高酸、高產穩產的品種欠缺,進而影響到果汁企業產品質量。除了影響到果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外,同樣也不利于我國作為全球最大蘋果濃縮汁加工基地信譽的確立和果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