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污染治理刻不容緩 除塵設備市場規模近千億
大氣污染治理刻不容緩
根據2013年11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氣象局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近50年來我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的趨勢,且持續性霾過程增加顯著。報告指出,2013年1月上旬至10月中旬,全國平均霧霾日數為29.9天,較常年同期偏多10.3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且霾的天氣多于霧的天氣。
霧霾天氣出現頻率的不斷提高,會給氣候、環境、健康、經濟等方面造成顯著的負面影響,例如加劇區域大氣層加熱效應、增加極端氣候事件;引起城市大氣酸雨、光化學煙霧現象,導致大氣能見度下降,阻礙空中、水面和陸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劇,使呼吸系統及心臟系統疾病惡化,改變肺功能及結構、影響生殖能力、改變人體免疫結構等。
根據有關醫院統計,肺癌患者的增長人群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但最近幾年,增長率最快的是3到50歲的人群。最近華東地區發現的肺癌最小患者僅8歲,據悉其發病是跟空氣中的PM2.5有關。
從近年來霧霾天氣發生的頻率及所造成的危害來看,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已刻不容緩!
大氣污染治理已經提速
2013年9月10日,國務院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根據該計劃,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切實加強大氣污染源監管,依法查處環境違法行為,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環境保護部已決定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重點地區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
2013年11月1日,環保部又發布了《關于做好2013年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并提出要建立健全監測預警體系,構建城市站、背景站、區域站統一布局的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確保在2013年底前國家環保重點城市和環保模范城市全部建成PM2.5監測點。
2013年1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3年度報告》,根據該報告,未來一個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國將更加注重追求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
從上述一系列的文件我們不難看出,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已經提速,未來大氣污染治理相關行業有望從中受益!
除塵設備有望從中受益
環保部2013年9月份發布的《環境空氣細顆粒物污染綜合防治技術政策》明確提出,鼓勵采用各種高效污染物凈化技術,以及清潔生產技術和資源能源高效利用技術,提高各個行業和污染源的排放控制技術水平,降低污染物排放強度。鼓勵研發示范各種細顆粒物及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前體污染物的新型高效凈化技術,包括袋式除塵、電除塵、電袋復合除塵、濕式電除塵、爐窯選擇性催化還原、分子篩吸附濃縮、高效蓄熱式催化燃燒、低溫等離子體、高效水基強化吸收等。
因此我們認為在大氣污染治理過程中,除塵設備有望從中受益。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除塵設備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未來5年,我國除塵設備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
除塵設備的機會在哪兒?
根據2012年10月29日環保部、發改委及財政部聯合發布的《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大氣污染重點防治區域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以及遼寧中部、山東、武漢及其周邊、長株潭、成渝、海峽西岸、山西中北部、陜西關中、甘寧、新疆烏魯木齊城市群共涉及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約132.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13.81%。其中成渝城市群地區、京津冀地區和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面積較大,占重點防治區域面積的比重分別達到了16.70%、16.52%和15.89%,因此我們認為除塵設備在上述區域有望獲得更大的需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