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與其削減購車指標 不如先積極治理擁堵
1、購車指標的減少并不能有效遏制霧霾天氣
2013年11月4日,北京市發(fā)布《北京市2013-2017年機動車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任務分解表。從2014年起,每年24萬個的小汽車搖號指標將縮水近4成,配置機動車指標變?yōu)?5萬輛。但是,對于北京龐大的機動車保有量,削減購車指標短時間內并不能有效改善空氣質量,北京市更應該積極治理擁堵。
根據北京市環(huán)保局數據顯示,機動車、燃煤、揚塵對PM2.5貢獻率分別為22.2%、16.7%和15.8%,成為當前影響北京市空氣環(huán)境質量的三大重要污染源。機動車是北京PM2.5增多的首要禍首,治理北京市霧霾天氣必須從機動車輛入手,這個思路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從短期來看,削減購車指標并不能有效遏制北京市PM2.5的問題。
截至2013年8月底,北京機動車保有量達537.1萬輛,北京市機動車每年消耗燃油700多萬噸,其中汽油400多萬噸、車用柴油200多萬噸;年排放污染物總量約90萬噸,含碳氫化合物7.7萬噸,氮氧化物8萬多噸,汽車排放污染物造成的廢氣污染達到了55噸/平方公里。
所以,相對于537.1萬輛的汽車保有量,北京市每年減少9萬個購車指標,并不能在短期內有效的緩解北京市龐大的汽車尾氣排放規(guī)模,增加新能源車配比率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有效治理北京市空氣污染,必須從這537.1萬輛的汽車保有量入手,積極治理擁堵應該是北京市現階段治理空氣污染的主要手段。
2、治理擁堵才能夠有效改善北京空氣質量
按照環(huán)保部門的測算,以一輛經濟型轎車為例,一般以正常速度行駛100公里使用5至6升油,而在交通擁堵的情況下,汽車邊走邊停,則至少要使用8至9升油,這表明,交通越是擁堵,汽車排放的尾氣越多。
按照北京市目前的機動車保有量,路網平均速度低于20公里/小時,擁堵指數達到7.3,在北京開車的速度跟馬拉松運動員跑步的速度差不多。由此可見,北京市處于非常嚴重的擁堵狀態(tài)。目前,北京市有停車位約276萬個,居住區(qū)基本停車位缺口超過50%,大量存在亂停放占道、侵占人行道甚至消費通道等現象,也增加了北京市擁堵。
所以,如果能夠治理北京市機動車擁堵問題,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將大幅降低北京市機動車尾氣排放問題,對于北京市空氣污染治理將起到實質性效果。
北京市交通擁堵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機動車增長快、路網先天不足、公交線路不合理、停車位少、施工多等都在客觀上造成了北京市交通擁堵,這也應該是北京市治理交通擁堵的主要思路。而方案中提高的征收擁堵費并不能實質上解決北京市交通擁堵問題,能夠買得起車的人是否真的會在乎交通擁堵費?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yè)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yè)市場分析、未來發(fā)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